字词 | 太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太甲商代第四王。称太宗。汤的嫡长孙, 太丁之子。继叔中壬立。为王三年,因“不遵汤法”,暴虐乱德,被伊尹放逐于桐(今河南虞城东北)。在桐三年,“悔过自责”,伊尹乃迎其复位。归立后,以德治国,“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竹书纪年》谓伊尹篡政,太甲被放逐于桐,七年后潜归,杀伊尹。 太甲商王,成湯孫,又稱太宗。既立,縱欲敗度,伊尹放之於桐,居三年,太甲悔過反善,伊尹迎歸,授之政,能修德,諸侯咸歸,百姓以寧。詳《史記·殷本紀》。梁竦《悼騷賦》:“殷伊尹之協德兮,暨太甲而俱寧。” 太甲 太甲商国王。汤嫡长孙,太丁子。传说其叔仲壬死后,他应即位,伊尹篡位自立,将他放逐于桐。七年后,他潜回杀死伊尹复位。在位十二年。一说因纵欲败度,破坏汤法,被伊尹放逐。三年后,他悔过自责,又被迎归复位。 ☚ 都堂 伊尹 ☛ 太甲商王名。成汤孙。即位后,纵欲败度,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后,悔过自新,复位于毫。伊尹乃作《太甲训》三篇。见《史记·殷本纪》。一说伊尹放太甲于于桐而自立,七年后,太甲由桐潜回,杀伊尹而复位。见《竹书纪年》上。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三垣(一) > 六甲 > 太甲 太甲 tàijiǎ 即六甲。唐·王勃《益州夫子廟碑》:“華蓋西臨,藏五雲於太甲。”宋·王應麟《困學紀聞·評詩》:“華蓋在旁六星曰六甲,分陰陽而配節候。太甲,恐是六甲一星之名。”明·梅鼎祚《玉合記·奏凱》:“平鼠寢易如翻掌,雲高太甲映明堂。”一説指太乙。唐·杜甫《大曆三年春將適江陵漂泊》詩:“五雲高太甲,六月曠搏扶。”仇兆鰲注引嚴羽《滄浪詩話》曰:“太甲,即太乙。甲乙相近而誤用也。” 太甲 太甲商朝君主。又称祖甲、太宗。汤的嫡长孙,太丁之子。汤死时,太丁早已去世,由于外丙继位。外丙死,仲壬继位。仲壬死后,太甲才继位。时四朝元老伊尹为相辅政,他见太甲年轻,便作《伊训》、《肆命》和《徂后》等文,来教导太甲,要他吸取夏桀亡国的教训,发扬汤的美德,做一位贤明君主。但太甲立后第三年,便不遵守成汤制定的法规,昏庸残暴,伊尹将他放逐到桐宫 (今河南偃师西南,汤葬地; 一说在今河南虞城东北)。伊尹当国,接受诸侯朝贺。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悔过自责,变好了。于是伊尹把他接回亳都,并且交还了政权。从此,太甲注重品德修养,勤政爱民,百姓过着安宁的日子,诸侯也都来归顺,商王朝又出现了中兴局面。伊尹嘉之,作《太甲训》三篇,来赞扬太甲,称他为太宗。一说仲壬死后,伊尹放逐太甲,篡位自立。七年后,太甲自桐宫潜回国都,杀死伊尹,夺回王位; 并另立其子伊陟、伊奋,而将伊尹的田宅平分给二人。太甲在位三十三年,病卒。葬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仲壬 沃丁 ☛ 太甲商国王。汤嫡长孙,太丁子。传说其叔仲壬死后,他应即位,伊尹篡位自立,将他放逐于桐。七年后,他潜回杀死伊尹复位。在位十二年。一说因纵欲败度,破坏汤法,被伊尹放逐。三年后,他悔过自责,又被迎归复位。 太甲商王。太丁之子,汤之嫡长孙。继位后不遵汤法,暴虐无道,被相伊尹放逐居桐宫三年。悔过转好,伊尹又迎立之。他励精图治,诸侯咸归殷。尊为太宗。《竹书纪年》则说,伊尹放太甲而自立,七年,太甲自桐潜出,杀伊尹复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