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后身
清乾隆年间,湘潭才子张九钺,字度西,号紫岘,七岁能诗文,十二岁补弟子员,十三岁登采石矶太白楼,赋长歌,人称太白后身。由选贡举乾隆壬午顺天乡试,历任南丰、南昌、莲花、海阳等县知县,所至有治声。晚年归湘潭,主昭潭书院。著作有《陶园集》、《依永集》、《历代诗话》、《六如亭》、《双虹碧》等。传说其父垣,无子,祷南岳而生九钺。九钺七岁时游南岳毘庐洞寺,寺僧见其貌似先师,遂出句曰: “心通白藕。”九钺应声曰: “舌涌青莲。”寺僧大惊,云其师示寂时留此对,说今后有对者,即其后身。于是敲钟擂鼓,集合众僧对他膜拜。九钺享年八十三,临终前出僧帽戴于头上,伏枕占诗云: “担柴运米百无能,自读《楞严》 自剪灯,夜半万缘钟打尽,前身南岳一枯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