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節如今宫中諸官詔符也。《周禮·地官·司關》: “門關用符節,貨賄用璽節,道路用旌節,皆有期以反節。” 鄭玄注: “符節,如今宫中諸官詔符也。”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印綬符節部 > 節 > 符節 符節 fújié 古代出入關門所用的一種憑證。六節之一。竹製,剖分爲二,守門關者與行人各執其一,由守門關者發給,使用時以相合爲證。後泛指朝廷發給的信物憑證。歷代形制種類不一。《周禮·秋官·小行人》:“道路用旌節,門關用符節,都鄙用管節,皆以竹爲之。”鄭玄注:“凡邦國之民遠出至他邦、他邦之民若來入由國門者,門人爲之節,由關者,關人爲之節……皆使人執節將之以達之,亦有期以反節。”《墨子·號令》:“吏卒民無符節而擅入里巷官府……皆斷。”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印綬符節部 > 符 > 符節 符節 fújié 亦稱“符契”。古代憑證。多竹木爲之,刻書於上,中剖爲二,各執其半,相合以爲信。《周禮·地官·掌節》:“門關用符節。”《孟子·離婁下》:“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韓非子·主道》:“符契之所合,賞罰之所生也。”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君臣相體,若合符契,則燕昭(王)、樂毅,古之流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