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竺道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竺道生(355—434)

东晋南朝宋巨鹿(今属河北)人,寓居彭城(今江苏徐州)。俗姓魏。家世仕族。八岁从竺法汰出家受业。年十五登讲座,讲论问辩称雄。二十岁受具足戒后,入庐山修道七年。后游长安,从鸠摩罗什受业译经,与慧睿同学齐名,时人独标天真之目,被尊为鸠摩罗什门下“四圣十哲”之一。还住京师青园寺。南朝宋景平元年(423 年)礼请佛陀什、智胜翻译法显所得梵本《弥沙塞五分律》《比丘戒本》《羯磨》等,弘传律法。校阅真俗二谛经籍,研思空有因果深旨,创立善不受报、顿悟成佛之说。赴苏州虎丘讲说《涅槃经》。元嘉七年(430 年)赴庐山讲说《涅槃大本经》。融汇毗昙学、般若学和涅槃学三者,发挥其涅槃佛性思想,时人称为“涅槃圣”。著有《二谛论》《佛性当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应有缘论》等。

竺道生

竺道生公元?—434

俗姓魏,东晋巨鹿人,寓居彭城。幼年从竺法汰出家,隐居庐山。闻鸠摩罗什在长安翻译佛经典籍,遂与慧严、慧观、慧叡等前往拜师,并协助翻译《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等著名经论。义熙五年(409)回到建康,创立“善不受报”、“顿悟成佛”的佛教教义。后在庐山开讲《涅槃经》。主要著述有《佛性当有论》、《佛无净土论》、《二谛论》、《法身无色论》、《应有缘论》等。

☚ 竺昙林   道经 ☛

竺道生【同义】总目录


竺道生生公

竺道生

(见“道生”条。)

竺道生

竺道生?—434

东晋刘宋时高僧。著名佛学家,涅槃学大师,*鸠摩罗什弟子,为“关中四子”之一。本姓魏,因随竺法汰弃俗皈依,所以改姓竺。巨鹿(河北平乡)人,寓居彭城(江苏徐州)。早年学习佛学,已有所成,富于创见。中年赴各地游学,先后受教于毗昙大师僧伽提婆、般若中观学大师鸠摩罗什等。公元407年南返,在京师建康力倡涅槃之学,他吸收众流,独创新见,把般若实相学和佛身说结合起来,阐发佛性之义,鼓吹顿悟之说,融般若、涅槃学于一炉,对后世佛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著作甚多,如《顿悟成佛义》、《佛性当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等,但多散佚。现在能见到的,有《妙法莲花经疏》,还有一篇短文《答王卫军书》。竺道生在建康宣传“阐提皆得成佛”之说,被目之为背经邪说,将他摈出僧众。后昙无谶译《涅槃》传到建康,经中果然说一阐提皆有佛性,他的观点得到经证。后即在庐山精舍讲述他的学说,涅槃之学因而在江南大大兴盛起来,竺道生成了南方最初的涅槃大师。

☚ 道恒   道融 ☛
竺道生

竺道生?—434

东晋刘宋时高僧。著名佛学家,涅槃学大师,*鸠摩罗什弟子,为“关中四子”之一。本姓魏,因随竺法汰弃俗皈依,所以改姓竺。巨鹿(河北平乡)人,寓居彭城(江苏徐州)。早年学习佛学,已有所成,富于创见。中年赴各地游学,先后受教于毗昙大师僧伽提婆、般若中观学大师鸠摩罗什等。公元407年南返,在京师建康力倡涅槃之学,他吸收众流,独创新见,把般若实相学和佛身说结合起来,阐发佛性之义,鼓吹顿悟之说,融般若、涅槃学于一炉,对后世佛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著作甚多,如《顿悟成佛义》、《佛性当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等,但多散佚。现在能见到的,有《妙法莲花经疏》,还有一篇短文《答王卫军书》。竺道生在建康宣传“阐提皆得成佛”之说,被目之为背经邪说,将他摈出僧众。后昙无谶译《涅槃》传到建康,经中果然说一阐提皆有佛性,他的观点得到经证。后即在庐山精舍讲述他的学说,涅槃之学因而在江南大大兴盛起来,竺道生成了南方最初的涅槃大师。

☚ 道恒   道融 ☛

竺道生?—434

即“道生”。东晋僧人。本姓魏,巨鹿(今河北平乡)人。寓居彭城(今江苏徐州)。幼从竺法汰出家,随师姓竺。后从鸠摩罗什受学,为罗什门下“四圣”、“十哲”之一。以为语言文字只是表意之工具,不可执滞,乃立“善不受报”、“顿悟成佛”诸义。又提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人皆得成佛”之说。著有《二谛论》、《佛性当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等。另有《维摩》、《法华》等经疏。

竺道生

竺道生

东晋僧人。本姓魏, 巨鹿(今河北平乡)人,寓居彭城(今江苏徐州)。幼年投瓦官寺竺法汰出家,遂姓竺。后至庐山,从罽宾(古域古国,在今喀布尔河下游及克什米尔一带)沙门僧迦提婆学经。鸠摩罗什至长安后,竺道生与慧叡、慧严、慧观等前往受经,并辅佐罗什译《大品般若经》和《小品般若经》等,为“什门四圣”之一。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回到金陵,止于青园寺。因立“善不受极”和“顿悟成佛”之说,认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遭到旧学僧党攻击,被逐出建康, 遂历虎丘, 而入庐山。元嘉七年(公元430年), 北凉昙无谶所译大本《涅槃经》传至建康,其说获证实,竺道生即在庐山宣讲此经。著有《二谛论》、《佛性当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应有缘论》等。元嘉十一年(公元434年)十月寂,葬于庐山。寿六十余。

☚ 桓温   僧肇 ☛

竺道生

见 道生

竺道生?—434

晋宋间高僧。俗姓魏。原籍钜鹿(河北平乡),后寓居彭城(江苏徐州),死于庐山。本为士族,幼年出家。初师竺法汰,后为鸠摩罗什大弟子。在“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佛性说下,宣称“一阐提人(断灭一切善根的人)皆得成佛”,敞开了天国的大门。提出只要真正体会佛说的道理,即可成佛的顿悟义,宣称快速成佛。为佛教的流行在理论上作了准备。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