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稱“空竹”。玩具名。今多作雜技表演之具。明代見之,流傳至今。因其中空,鳴聲似古鐘,故名。其具多以竹木爲之。一端或兩端有圓盤,中有短軸。其法爲以雙杖繫繩,繞其軸上,雙手持杖往復拉動,使之疾轉。因其中空,内嵌小木片作“鈴”,亦可發出聲響,旋轉似龍,故又稱“響鈴”、“地龍”。明·劉侗等《帝京景物略·春場》:“空鐘者,刳木中空,旁口。别一繩繞其柄,度其繩而抵格空鐘。繩勒右却,竹勒左却。一勒,空鐘轟而疾轉,大者聲鐘,小亦蛣蜣飛聲。製徑寸至八九寸。”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空鐘》:“空鐘者,形如車輪,中有短軸,兒童以雙杖繫棉綫播弄之,儼然如天外晨鐘。”

空鐘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