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黄
【名称出处】:《唐本草》 【概况】: 基源 为猪科猪属动物野猪胆囊中的结石。 原动物 野猪Sus scrofa Linnaeus 余项参见“野猪胆”条。 【药性】: 性味 ❶ 《唐本草》:“味辛、甘,平。” ❷ 《纲目》:“甘,平。” 功效 止血,生肌,定痫。 主治 惊风,癫痫,金疮,血痢。 ❶ 《唐本草》:“主金疮,止血,生肉,癫痫。” ❷ 《日华子本草》:“治恶毒风,小儿疳气,客忤,天吊。” ❸ 《本草拾遗》:“主金疮,血痢。”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0.15~0.3g。外用:研末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日华子本草》:“治恶毒风,小儿疳气,客忤,天吊:野猪黄研末,0.15~0.3g内眼;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