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绿麻
【概况】: 异名 零余子荨麻(《中国植物图鉴》),艾麻草、禾麻草、红禾麻(《贵州草药》)。 基源 为荨麻科艾麻属植物珠芽艾麻的干燥全草。 原植物 珠芽艾麻Laportea bulbifera(Sieb.et Zucc.)Wedd.[L. terminalis Wight;L.oleracea Wedd.;L.sinensis C.H.Wight;L.bulbifera var.sinensisChien] 余项参见“牡丹三七”条。 。【药性】: 性味 ❶ 《新华本草纲要》:“根:味甘、辛,性温。” ❷ 《贵州草药》:“根:辛,温。” 功效 祛风,除湿,调经。 主治 风湿痹痛,风湿关节炎,皮肤瘙痒,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g);或浸酒。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贵州草药》:“治风湿关节痛:红禾麻根30g,红五加皮9g,泡酒服。” 单方应用 ❶ 《贵州中草药名录》:“治风湿麻木,跌打损伤,骨折:野绿麻全草适量,水煎服。” ❷ 《贵州草药》:“治风湿麻木:红禾麻根15g,煨水服;另用红禾麻煎水洗。” ❸ 浙江中医杂志 1958;(12):“治疳积:野绿麻全草9~15g(鲜品30g),泡水服;严重者加鸡肝或猪肝同煮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