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野百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野百合 【名称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概况】: 异名 佛指花(《植物名实图考》),山油麻、野芝麻、芝麻响铃铃(《浙江民间草药》),农吉利(北京、广西)。 基源 为豆科野百合属植物野百合全草。 原植物 野百合Crotalaria sessiliflora L.(Crotalaria brevipes Champ.;Crotalaria pallida Blanco),又名兰花野百合(河南、江西),猪铃草(广东、贵州),野花生(山东)。 历史 本品始见于《植物名实图考》谓:“野百合、建昌、长沙洲渚间有之,高不盈尺,圆茎直韧,叶如百合而细,面青,背微白。枝梢开花,先发长苞,有黄毛蒙茸下垂,苞坼花见,似豆花而深紫,俚医以治肺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草药学》对本品形态、成分、药理等均有全面记载。由于本品之抗癌作用而引起国内外重视。 形态 一年生灌木状草本。茎直立,高20~100cm,有分枝,植株被贴伏糙毛。 叶互生,线形或披针形,长2.5~9cm,宽0.5~1cm,两端渐尖,下面被贴伏长柔毛;叶柄极短;托叶线形,被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10余朵、密集;花萼二唇形,密被棕黄色粗长毛;花冠淡紫色或紫蓝色;雄蕊10。荚果长圆柱形,膨胀,长约1.5cm,深棕色或深紫褐色,无毛。种子10~15粒,肾形。 花期8-9月,果期10~11月。(图见《中草药学》.图393) 生境与分布 生于低山坡,干燥山谷、旷野草地。 除西北外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集,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 药材产于山东。 鉴别 性状 茎圆柱形,稍有分枝,表面灰绿色,密被灰白色茸毛。单叶互生,叶片多皱缩,完整者线形或线状披针形,暗绿色,下表面有柔毛,全缘。 荚果长圆形,长1~1.4cm,包于宿存花萼内,宿萼5裂,密被棕黄色或白色长毛。 种子细小,肾形或心形而扁,成熟时棕色。有光泽。 气无,味淡。 显微 叶表面观可见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弯曲。 气孔上下表面均有,多为不等式,亦可见不定式,非腺毛多有存在于下表皮,由2个细胞组成,长296~1550μm,宽23~40μm,壁薄,具疣突,正面观似单细胞毛,侧面观可见基部有一短的基部细胞,毛基部表皮细胞呈放射状排列。叶肉组织中有大的尖圆形粘液细胞,直径40~50μm,遇钌红试液呈红色。茎(直径约2mm)的横切面可见表皮细胞一列,细胞类方形或略切向延长,外被薄的角质,非腺毛与叶表面所见者相似。皮层细胞3~5列,壁薄,具大的胞间隙,皮层外侧接近表皮处有粘液细胞存在,遇钌红试剂呈红色。 内皮层明显。中柱鞘纤维束排列成断续的环带,壁稍增厚,微木化。韧皮部窄。 木质部由导管、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组成,均木化。 髓由薄壁细胞组成,具明显纹孔。表面观可见表皮细胞纵向延长呈长方形,垂周壁平直。 气孔不等式或不定式。非腺毛与叶表面所见者相似,直径21~57m,表皮下方可见粘液细胞。 (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376、377页.图373、374) 。【化学】: 含生物碱:野百合碱(即农吉利碱,Monocro-taline)(1)和农吉利碱Ⅱ(2)[1,2]。此外尚含农吉利黄酮[3]、全缘千里光碱、毛束草碱[4]。 参考文献 [1] 药学学报 1980;15(5):278 [2] 药学通报 1980;15(6):4 [3]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22 [4] Planta Med 1992;58(3):283 【药理】: ❶ 细胞毒作用 在已长成单层的人肾细胞中加入野百合碱(农吉利甲素)0.35mg/ml,可引起细胞病变,当剂量增至0.5mg/ml时病变显著。 将上述两种剂量的农吉利甲素加入人肾细胞,可抑制后者对糖的合成、在细胞糖酵解时,能抑制细胞对糖的利用,因此细胞乳酸生成量减少,pH值升高,且能抑制细胞DNA的合成[1,2]。野百合碱ip20mg/kg可使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有显著增加,说明野百合碱具有一定的致突变作用[3]。 毒性 野百合碱在恒河猴肩胛骨间sc30mg/kg,2、4、6月后,再各注射1次,饲养399天时,经麻醉后病解,发现野百合碱可诱发猴的肺心病[5]。 参考文献 [1] 药学通报 1981;16(11):54 [2] 中国中药杂志 1990;15(6):44 [3]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86;18(40):259 [4] 肿瘤防治研究 1979;(6):61 [5]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87;10(3):148 。【药性】:性味 苦、淡,平。 功效 清热,利湿,解毒,抗癌。 主治 疔疮,痢疾,小儿疳积,癌症。 ❶ 《植物名实图考》:“治肺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湿水,助消化;野百合20~25g,石菖蒲12~15g,鲜落地棉花(伞形科破铜钱)、红藤(大血藤科大血藤)各15~18g。水煎,早、晚饭前各服1次。” ❺ 野百合栓、注射剂并用(北医通讯1972;(6,7),治宫颈癌:每日1栓(含生药6g)置于阴道内;注射液4ml(每ml含生药0.5~1.0g)每日2次,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20~40ml,加生理盐水10ml,行静脉注射,每日1次;或10ml瘤体内注射。 单方应用 ❶ 《安徽中草药》:“治喘息性气管炎;农吉利30~60g(鲜草60~120g),加水1000ml,煎20分钟,去渣取汁,加糖适量,分3~4次口服。” 食疗 ❶ 《湖南药物志》:“治白带:野百合30g,水杨柳15g,白鸡冠花15g,白花乌豆30g,木通30g,土茵陈15g,煮鸡蛋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