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科尔沁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科尔沁部明代又译作“好儿趁”。蒙古旧部名。明洪熙年间, 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奎蒙克塔斯哈剌, 徙嫩江, 因同族有阿噜科尔沁, 故称嫩科尔沁。明末从属察哈尔林丹汗。曾与后金战争,后与努尔哈赤联姻, 朝贡牲畜等。后金天命九年(1624)首领奥巴为摆脱林丹汗统治, 与努尔哈赤结盟。皇太极嗣位后,将该部分为左翼前、中、后三旗,右翼前、中、后三旗, 属哲里木盟。该部处于内札萨克二十四部之首, 清时其封建王公贵族多高官厚禄。牧地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和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等地。 科尔沁部 科尔沁部清代设置的行政区。属内蒙古。《清史稿·地理志二十四》:“科尔沁部六旗:〔在喜峰口东北870里。西南距京师1280里。秦、汉,辽东郡北境。后汉为扶余、鲜卑地。隋、唐为契丹、靺鞨地。辽为上京东境、东京北境。金分属上京、北京及咸平路。元,开元路北境。明置三卫,自黄泥洼踰铁岭至开原曰扶余卫,以元后乌梁海酋领为都指挥,后自立国号曰科尔沁〕。清初接壤联姻。其后台吉奥巴为察哈尔所侵,率先来降,太祖赐以土谢图汗之号,后封亲王4、郡王3、贝勒3、贝子1、镇国公1、辅国公5,掌旗世袭。所部广870里,袤2100里。东界札赉特,西界札鲁特,南界盛京边墙,北界索伦。科尔沁右冀中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后旗、科尔沁左翼前旗。” ☚ 康定府 科布多额鲁特部 ☛ 科尔沁部蒙古部名。明代又译作好儿趁。明洪熙年间(1425),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合撒儿)十四世孙奎蒙古塔斯哈喇遭厄鲁特部侵袭,徙居嫩江依兀良哈,因同族有阿噜科尔沁,故称所部为嫩科尔沁以区别之。初与札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3部同牧,后3部从科尔沁分出。明末从属于察哈尔。万历二十一年(1593),参加九部联军进攻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兵败后,与努尔哈赤联姻。后金天命九年(1624),首领奥巴摆脱察哈尔林丹汗的控制,与努尔哈赤结盟,屡随后军攻察哈尔及明边。崇德元年(1636),以奥巴子巴达礼合疏劝进功,皇太极将该部分为左翼前、中、后3旗,右翼前、中、后3旗,属哲里木盟。牧地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及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等地。有清一代,该部位列内札萨克24部之首,备受宠信,其贵族受封爵17。该部屡应征参与征讨吴三桂、察哈尔布尔尼叛乱,平定准噶尔,多有建树。参见该部诸旗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