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花
【概况】: 异名 佛柑花、佛花(《四川中药志》)。 基源 为芸香料柑桔属植物佛手柑的花朵和花蕾。 原植物 佛手柑Citrus medica var.sarcodactylis(Noot.)Swingle 余项参见“佛手”条。。 【生药】: 采集 于早晨日出前疏花时采收,或拾取落花,晒干或炕干。 药材主产于四川、浙江。云南、广东等地也产。 鉴别 花长约1.5cm,花柄短;花萼杯状5浅裂,裂片三角形,微有皱纹;花瓣5片,披针形,长1~1.2cm,宽3~6mm,边缘向内卷曲,表面淡棕黄色,有棕褐色斑点;雄蕊多数,黄白色,长0.5~1cm,生于花盘周围;子房上位,上部狭尖。 体轻,质脆。 气清香,味微苦。以朵大,完整,香气浓者为佳。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药性】: 性味 微苦,温。 功效 醒脾开胃,快膈止呕。 主治 肝胃气痛,胸肋胀满,痰湿咳喘,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五花解郁汤(江苏中医 1983;(4))治梅核气症:绿梅花、佛手花、合欢花、玳玳花、玫瑰花各3g,八月扎、麦门冬各10g。水煎服(诸花后下),每日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