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秋兴八首(之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秋兴八首(之一)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是诗人大历元年(七六六)流寓夔州时的刻意之作。兴,读去声,起兴的意思,因秋起兴、抒怀。主旨写自己身居夔州、心望京华,抒发漂泊之感和故国之思。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诗篇一开始便写出了秋景秋意。诗人流寓夔州,又遇秋天,看到的是白露使遍山枫树叶衰败凋零,感受到了山间一片萧瑟之气。夔州临近长江瞿塘峡,此“巫山巫峡”用以代指夔州附近长江两岸的山峦。《水经·江水注》:“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样的地理环境,又恰逢是深秋季节,具萧瑟之气也就可想而知了。“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紧承上句,具体描写“气萧森”。长江之水,波浪滔天,故说“兼天涌”;山间风云笼罩,大地阴暗,故曰“接地阴”。这就把一片阴晦萧森之气具体化了。这两句诗意境非常壮阔,虽然伤秋,但并不入悲.和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摇落而变衰”的悲秋,有明显不同。“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诗人触景生情,想到自身遭遇坎坷。杜甫离成都,准备沿水路出峡回故乡,不料去秋因病留居云安,今秋又淹流夔州,虽然是已经“丛菊两开”,却仍然在漂泊流荡,怎么能不令人因忆往昔而流泪呢?“孤舟一系”应与“丛菊两开”联系起来理解。虽然“丛菊两开”犹不能如愿以偿返回故乡,但“故园心”却牢牢系在随时可能起航的孤舟之上,表现出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别出一样景致,虽然表达的仍是游子思乡之情,但更凄紧萧瑟。“寒衣催刀尺”,是说时已深秋,家家都在做寒衣;而在秋天的晚上,高高的白帝城又响起阵阵急急地捣衣之声,这怎能不更加触起游子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对于后面七首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它通过对三峡萧森壮阔秋景的描绘,抒写了诗人因颠簸流离而引起的思乡之情。诗篇寓情于景,意境壮阔,对仗工稳,音节和谐,是杜诗中的精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