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福利经济学的税收政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福利经济学的税收政策福利经济学是以社会全体成员的经济福利的总和作为研究对象的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所谓福利是指个人获得的效用或感受到的满足程度。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为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庇古以边际效用基数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为理论根据,认为效用在各人之间是可以进行数量上的比较,同量收入或货币对于穷人的边际效用要大于对富人的边际效用,因而提出把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作为衡量社会福利的两大标准: 凡是能增加国民收入的总量而不减少穷人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或者,增加穷人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而不减少国民收入总量,都意味着社会福利的增进。因而主张国家应采取适当的干预经济的措施以调节生产资源和收入分配。庇古认为要把一个社会中既定的生产资源合理地分配于各个部门利用,以使国民收入达到最大值的条件,是边际私人纯产值必须等于边际社会纯产值。边际私人纯产值是指生产者个人追加一个单位的投资所获得的纯产值;边际社会净产值是指从全社会来看,追加耗用一个单位的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由于种种原因,边际私人纯产值和边际社会纯产值往往不一致。因此,庇古提出国家应该对于边际私人纯产值大于边际社会纯产值的企业或行业课以重税(也称庇古税),以便把资源转投于更有益于社会的用途,使国民收入达到极大。另外,根据同量收入和货币给穷人带来的边际效用大于给富人带来的边际效用,庇古认为应该采取诸如征收累进所得税和遗产税的收入均等化政策,使得在同等收入总量的条件下,增进社会福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