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伟大转折后的新的历史时代的需要,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概念,并多次郑重地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叶剑英同志代表党中央、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在国庆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最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实现四化的必要条件。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指出,“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就是物质文明,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社会的改造,社会制度的进步,最终都将表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报告明确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党的任务,是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十二大以后,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双文明活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86年9月28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回顾和论述了几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进一步加强共同理想教育、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纪律教育、普及和提高教育科学文化、加强马克思主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党组织和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责任等问题,都作了阐述和规定。这对于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批判地继承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全部优秀成果,并将其发展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高尚和最进步的新型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邓小平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说: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7页)此后,他又多次强调一定要坚持发展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他指出: 我们说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 “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3页)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文学说的重大贡献和发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又服务于这一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无产阶级为阶级基础,它的思想道德方面是无产阶级的先进性、革命性和纪律性的集中表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基础的,因为它是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和道德风尚,批判一切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强大思想武器。它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总性质和发展方向。所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在思想文化生活方面的突出表现。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没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因此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基本特点 ☛
0000082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