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砍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砍创挥动具有一定重量的锐器,以刃部砍击人体组织所形成的损伤。创口常呈棱形哆开,创腔横断面呈楔形,创底较深,常伤及深部骨组织,创壁平整,无组织间桥。多见于他杀。常见的砍器有斧头、柴刀、菜刀等。斧刃形成的砍创除有一般砍创特点外,创缘常见有表皮剥脱。 砍创具有刃口和一定重量并易于挥动的砍器 (如斧头、菜刀等),垂直或稍倾斜砍击人体而形成的创。砍创最多见于头部,其次是颈部,有时因防卫抵抗可在双手及双臂上形成砍创。砍创的损伤形态除具有锐器创的共性外,还有以下特点: 由于砍器五身较厚,可将创缘分开,所以创口哆开较大,呈纺锤形,钝刀或较厚的砍器能使创缘稍受挫损,因而创缘两侧出现狭窄的表皮剥脱,斜向砍击时,在来力方向一侧的创缘,也能因砍器的擦压作用发生较明显的表皮剥脱; 小型砍器造成的砍创,通常创口长度与砍器刃口长度基本一致,创口与创底的长度也无甚差异,创口两端的深浅一致,据此可推测致伤物的形状; 若砍器较厚,两创角可稍钝; 砍创常伤及骨质,以颅骨为例,轻微时仅颅骨外板呈整齐直线形的楔状缺损,严重者则能形成与砍器接触面相一致的凹陷骨折或孔状骨折,若重而宽的砍器砍击头部,常造成颅骨粉碎性骨折,若以锐利砍器猛烈砍击时,能将骨质砍断或砍下骨块,其断缘较平整,若在同一部位重复砍击时,能使该处骨质碎裂和缺损,在骨折缘上有多数砍痕可见。砍器的刀口有时会折崩而嵌入骨折缝内,如仔细寻找,可为认定凶器提供有利条件。 砍创挥动一定重量的锐器,其刃口砍入人体将组织离断所造成的损伤。被砍时组织损伤严重,创口较深,出血量多,常伤及骨组织。其长度可反映砍器砍入体内的刃口长度。多见于他杀。常见的砍器为斧头、柴刀、菜刀、镰刀等。 砍创 砍创挥动具有一定重量的锐器,以刃面砍击人体所形成的损伤称为砍创。砍器砍击的作用力主要向纵深传递。因此,被砍时组织的损伤较重,创口较深,出血量较多,常伤及深部骨组织,常伴有器官震荡,(如砍击头部时可致脑震荡)。砍伤时砍器沿刃口纵轴拖拉的作用不明显,因此砍创的长度常可反映砍器砍入体内的刃口长度。 瓣状砍创 有时斧刃的一部分及刃的一角作用于人体,并沿刃口方向滑动,则除砍的作用外,尚有切的作用。在此种情况下形成的创口一侧创角较钝,另一侧创角较锐。创的长度大于砍入体内的刃口。 柴刀所致砍创 刃口锋利的柴刀所致的砍创与菜刀所致的砍创形态相似。钝刃或卷刃的柴刀所致砍创创缘不整齐,常伴有表皮剥脱,创角较钝,创壁粗糙,两创壁间有组织间桥。因此与钝器打击所致的挫裂创在形态上极易混淆。有的柴刀刃口前端有一突出(护刃钩),砍击人体时在该端同时形成另一创口,其大小、形状、深浅视护刃钩的形态而定,两创之间的皮肤可完好无损。 菜刀所致砍创 菜刀切创多见于自刎,砍创多见于他杀。菜刀砍创创口与切创创口形态极相似,但较短。因砍击力量较重,故创口较深,可在深部骨质表面造成线状砍痕。由于菜刀刃面锐利且薄,在砍击骨组织时刃口常可折断,刃口断片可留在创口深部或骨质砍痕内。检验时应注意查找,并应将创内发现的断片与凶器的缺损进行比对,作同一认定。由于菜刀刃口较长,砍击时刃口通常未全部陷入。收刀时可使创的一端沿长轴延长,故菜刀砍创长度一般不能正确反映刃口的长度。自砍者创口较集中,平,行多见于头部(如图)。 头顶部菜刀自砍创 镰刀所致砍创 镰刀为半月形,一般多系偏斜砍击,故砍创常呈瓣状。如以镰刀尖端砍击人体,则在体表形成“惊叹号(!)”形砍刺创。其特点为一端创角钝,创底深;另一端创底浅,创角锐,有时可见该处创口逐渐变浅并移行为皮肤划痕。如镰刀尖端用力砍击于颅骨上,则可形成与刀尖横断面一致的孔状骨折。 其他砍器所致砍创 其它长刀如大刀、铡刀、军刀等所致砍创在日常生活中较罕见。此类刀器皆较长,较重,刃口锋利,具有便于挥动的刀柄。故所致的砍创常较长而深,创角锐,创壁整齐,甚至可致肢体断离。当砍于皮肤松弛部位,由于皮肤皱折,创缘可呈不规则的波浪形。 砍创多系他杀,创口多位于死者头面部,毁容常较明显,致命伤常不止一个,损伤程度较重。如受害者曾与凶手发生搏斗,则受害者的手臂部可留下防卫伤。若受害者曾进行闪避,在其肩部、背部或身体背侧的其它部位亦可有砍创。自杀极少见。如系自杀砍创,则创口应位于死者自己所能用力砍击的部位,其数目常多个,位置比较集中,但一般只有一个致命伤。意外事故多发生在砍伐木材或劈柴等情况下,常伤及肢体。 ☚ 切创 刺创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