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农村人民公社重大政策的调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农村人民公社重大政策的调整

1.农村人民公社重大政策的调整

196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签发《农村人民公社当前问题紧急指示信》和《关于贯彻执行 〈紧急指示信〉的指示》,针对当时农村人民公社普遍存在的对生产资料“一平二调”的错误,重申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是现阶段农村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但这时讲的 “队为基础”,实际上是以生产大队为基础,强调生产大队是农村基本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农村的基本核算单位。而生产小队只是向生产大队包产的作业单位,它们只有很少的集体财产和很小的分配权。并明确该项制度七年不变。很明显,这种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虽然基本上解决了公社和大队之间的无偿平调,占用生产资料的问题,但生产单位和核算单位不一致,一个大队由多个小队之间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分配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1961年3月14—23日,中共中央在广州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和制订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 (简称六十条),并于22日发出 《关于讨论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给全党同志的信》,规范了进一步办好人民公社的政策和措施。从1961年3月28日开始,唐山地委书记马力在丰润县小集公社搞贯彻执行“六十条” 的试点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作,围绕公社管理体制,“集中解决社队规模,四固定,三包一奖,评工记分,供给制,公共食堂和定购销等重大问题。” 1961年6月2日中共河北省委签发的试点的报告,要求凡是没有解决好以上重大问题的地区,必须当机立断加以彻底解决。之后河北省委又根据其他各地市的情况,制定了《河北省农村人民公社工作补充条例》 (草案修改稿),对人民公社的重大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关于公共食堂问题。经过贯彻自愿原则以后,绝大多数社员已经回家做饭。省委的意见,农村一般不办公共食堂,但是,如仍有要求继续办食堂的,可以采取自由结合,互相帮助,单独核算的办法,食堂所需的一切用工、开支完全由食堂吃饭的人负担。生产队应该积极引导,给予便利。社员口粮要分配到户,食堂菜地一般可以分配给社员作为自留地,也可以由生产队继续经营,产品收入按劳分配给社员。
关于供给制问题。绝大多数社员群众不愿实行供给制,要求完全按劳分配,只对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的“五保户”采取“包起来” 的办法; 对于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生活困难的社员,可以采取定额补助,鼓励出工的办法; 对于因遭不幸,生活临时发生困难的社员,给予适当补助。但是,个别生产水平高,收入多的生产队,经过群众讨论,愿意保留一部分供应制的,可以保留,但须经县委批准。
关于耕畜问题。应本着有利于生产,有利于牲畜保护,有利于牲畜繁殖,防止滥行调动的精神,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以往经验,对现有耕畜采取下列办法:
❶耕畜归生产大队所有,固定给生产队使用;
❷将现有耕畜归生产队所有;
❸畜牧专业队所繁殖的幼畜,或半畜牧半农业的生产队所繁殖的大批幼畜,归生产大队所有,而给予专业队或生产队以适当的奖励(现金或实物)。
关于农机具的固定问题。采取如下的办法进行管理:
❶生产大队所有的农业机械,凡是适宜固定给生产队使用的,要固定给生产队,要有专人负责管理使用; 不适宜固定给生产队的,要由生产大队固定专人使用,为各生产队服务。
❷各种大型农具和中型农具,下放给生产队所有和使用。
关于 “三包一奖” 问题。生产大队向生产队包产、包工、包成本,包产部分由生产大队统一分配;超产部分的全部或大部奖给生产队,并由生产队将全部或大部分配给社员,简称为 “三包一奖”。很多同志认为 “三包一奖” 的政策是正确的,但是,存在手续繁杂,基层干部和社员不易掌握的缺点。要搞好“三包一奖” 的方案,需要计算700多笔账,“干部讲不清,会计算不清,社员弄不清”。针对这种情况,保定地区和张家口地区的同志们提出了 “分配大包干” 的办法。此办法就是生产队向生产大队按照计划和分配政策,承包一定数量的农业税、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和农产品征购任务,其余收益自行分配。这种办法不仅避免了 “三包一奖” 的繁杂手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生产队之间的平均主义,其实质就是把基本核算单位由生产大队转到生产队,从而增加了生产队发展生产和安排生活的自主权。为此,中共河北省委一方面责成各地市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一方面又派专门工作组到保定和张家口进行专题调研,并于1961年9月撰写了 《关于分配大包干的调查报告》,明确指出: 分配大包干是在 “三包一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吸收了 “三包一奖” 中的合理部分,去掉了不合理部分。可以说是对 “三包一奖”制度的一个改进,也可以说是对人民公社管理制度上的一项改革。它与 “三包一奖”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 “三包一奖”制度是从大队总收入 (可分配部分)中按照一定百分比进行扣留,扣留后,再依据各生产队包工数多少,按照一个平均工值进行分配,对经营好坏的生产队按照超减产的多少,实行比例奖惩或全奖全惩。而分配大包干则是按照一定固定标准由各生产队平摊,必须上缴大队的扣留部分,各生产队的总收入剔出扣留后,各自按照本队的社员出工数进行分配。这样经营好的生产队多分不多摊,经营差的生产队少分不少摊。经过专门调查和算账对比,证明“分配大包干” 比 “三包一奖” 更为合理,更能体现生产队与生产队之间经营好坏的差别,更能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河北省委全面推行 “分配大包干”制度后,生产队增加了自主权,农民得到了休养生息,农业生产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 (四)管理体制的定型   2.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的下放 ☛
0002499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