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石油输出国组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石油输出国组织Shí yóu shū chū guó zǔ zhīОрганизция стран-экспортёров нéфти(ОПЕК)

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

亚非拉一些石油生产国为反对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维护石油收入所建立的国际组织,简称欧佩克。1960年9月10日,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在巴格达开会,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14日宣告成立这一组织。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来维护他们各自的和共同的利益。其成员国有十三个,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组织机构有:最高权力机构石油输出国组织会议,一般由成员国石油部长率领的代表团组成,每年至少开会两次,负责制定总政策;理事会,由各成员国派一名代表组成,负责执行大会决议和指导该组织的管理;秘书处,在理事会指导下承担执行职能,下设有经济委员会、行政处、经济处和办公室等。该组织成立以来,同西方石油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冲破了西方石油公司垄断世界石油生产的局面,鼓舞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中的反帝斗争。

☚ 国际海事组织   大赦国际 ☛

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OPEC)

简称“欧佩克”,第三世界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协调石油政策的组织。1959年4月,阿拉伯联盟在开罗举行了第一次阿拉伯国家石油会议,委内瑞拉和伊朗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会议期间沙特阿拉伯与委内瑞拉达成君子协定,决定建立石油出口国的组织。1960年9月,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在巴格达举行会议,宣布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组织的宗旨是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来维护其各自的和共同的利益。组织机构有大会、理事会、经济委员会、秘书处等。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0年9月10日,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代表在巴格达开会,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14日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截至2005年10月有11个成员国,最高权力机构为成员国部长大会,每年至少开两次。总部设在奥地利维也纳。该组织成员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储量的75%,原油产量占世界原油产量的40%,原油出口量占世界原油交易量的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Shiyou shuchuguo zuzhi

亚、非、拉主要石油生产国维护民族经济利益、反对国际石油垄断资本掠夺和剥削的国际组织。简称欧佩克。长期以来,亚、非、拉石油生产国的石油开采、提炼和经营被国际垄断资本控制和操纵。石油生产国为维护石油资源与民族经济权益,逐渐走向联合。1960年9月,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委内瑞拉五国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会议,于14日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该组织宗旨是协调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采取集体行动,维护各国石油权益。卡塔尔、印度尼西亚等国相继加入,至80年代中期有成员国14个。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为第三世界最早成立的原料生产国组织之一,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14个成员国的石油蕴藏量和输出量均占世界石油蕴藏量和输出量的70%。该组织成立后,与国际石油垄断资本进行一系列斗争,夺回石油标价权,多次提高石油标价和石油税率(每桶石油价格由1972年的约2美元提高至1980年底的32—41美元),通过参股和国有化等措施全部或大部分掌握了本国石油资源,在成员国内部分配石油生产比例以控制世界石油的供求和价格。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阿拉伯成员国以石油为武器,采取减产、禁运、提价和国有化等措施,沉重打击了以色列侵略者及其西方支持者。

☚ 南南合作   不结盟运动 ☛

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shiyou shuchuguo zuzhi,Orga-nization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

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石油生产国为协调他们的石油政策,反对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和掠夺,维护其民族利益而成立的国际性组织。1960年9月,由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5国代表在巴格达举行的石油生产国会议上宣告成立。以后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加蓬、印度尼西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突尼斯陆续参加,到1982年共有14个成员国。总部设在维也纳。该组织的主要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以维护各成员国的石油利益;设法维持国际石油价格的稳定,确保生产国获得稳定的收入;有效地、节约地和正常地向消费国供应石油,并使他们在石油业的投资中得到公平的收入。
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以来,同国际石油垄断资本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不仅从西方石油公司手中夺回了石油标价的决定权,而且迫使其提高石油出口税率,使生产并出口石油国家的收入大大增加。此外,各成员国采取参加和扩大在西方石油公司的股权以及实行国有化等措施,多次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和西方石油公司的对抗。现在,大多数成员国已全部实现了石油资源的国有化,巩固了政治独立,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贸易 ☛
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Shiyou shuchuguo zuzhi

1960年由主要产油国所组织的国际石油卡特尔,根据英文名称的开头字母拼音,简称“欧佩克”。1980年10月起,成员国有: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加蓬、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委内瑞拉。该组织设有理事会,由各成员国指派1名理事组成;理事会主席由成员国大会推选。在维也纳设有秘书处。成员国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负责制定石油政策。强调其“主要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旨在单独地和集体地维护成员利益的最有效的手段。”70年代,该组织几次决定提高石油价格,并废除了原来的石油标价制,实行单一价格制,进一步限制西方石油公司的利润。近些年为了维护原油价格,实行限产保价制,其成员国的石油产量定额分配。1976年该组织建立了国际发展基金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虽然各成员国间还存在意见分歧,但经过长期的斗争,确实维护了各国的石油权益,并扩大了它们在世界的影响和作用。

☚ 联合国   硅谷 ☛

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Shiyou shuchuguo zuzhi

亚非拉石油生产国维护民族经济利益、反对西方石油垄断资本掠夺剥削的国际组织。简称欧佩克。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原料。长期以来,亚非拉石油生产国丰富的石油资源的开采、提炼和经销被西方国际垄断资本所控制和操纵。石油生产国为维护石油资源和民族经济利益,与西方石油公司展开斗争并逐步由分散斗争走向联合。1960年9月,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委内瑞拉5国代表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会议,决定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此后,卡塔尔、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利比亚等国相继加入。该组织的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旨在单独地和集体地维护成员国石油权益的最有效手段。总部设在日内瓦(1965年迁至维也纳)。最高权力机构为石油输出国组织会议,由各成员国石油部长率团参加,负责制定总政策,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该组织是第三世界中最早成立的原料生产国组织,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成员国的石油蕴藏量和输出量约占世界的70%左右,西欧和日本所需石油的大部分依靠从这些成员国进口。该组织成立后,与西方石油垄断公司展开一系列斗争。通过参股和国有化,绝大部分成员国已全部或大部分控制了本国石油资源。夺回石油标价权,多次提高石油标价。在内部分配石油生产比例、控制石油产量以调节世界石油市场的供求和石油价格。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斗争打破了西方垄断资本垄断石油生产的局面,鼓舞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里的反帝斗争。

☚ 南南合作   不结盟运动 ☛

石油输出国组织

又译“欧佩克”。亚、非、拉石油输出国建立的国际组织。1960年9月成立。现有13个成员国。总部设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宗旨是协调成员国石油政策、产量和价格,维护其共同利益。

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

第三世界一些石油生产国为协调相互间的石油政策,反对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掠夺和控制而建立的原料生产与出口国组织。1960年9月,伊拉克、伊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委内瑞拉五个产油国在巴格达举行会议,一致决定并宣布成立该组织。其后又有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加蓬、印度尼西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突尼斯等国陆续加入该组织,截止1982年共有14个成员国。总部原在日内瓦,1965年9月迁至维也纳。主要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设法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稳定,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获取和维护他们各自和共同的利益。成员国拥有世界石油储量的60%以上,石油开采量的50%,石油出口量的80%以上。该组织自成立以来,在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权益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提高原油价格,维护石油收入;加强组织协商,保卫和巩固油价斗争的成果;对外资实行参股和石油国有化运动;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特别基金(现名国际发展基金),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等。最高权力机构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大会,由各成员国代表组成,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执行机构是理事会,下设秘书处。此外,还分设行政和财政部、法律部、经济部、情报和公共关系部、石油工业部、图书馆及经济委员会和新闻社等机构。另外还在成员国间建立了阿拉伯石油海运公司、阿拉伯造船与修配公司、阿拉伯石油投资公司等联合企业。主要出版物有《石油输出国组织公报》(月刊)、《石油输出国组织评论》(季刊)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统计公报》(年刊)。

☚ 石油七姐妹   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 ☛
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

简称欧佩克。第三世界石油生产国的组织。1960年9月10日,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代表在巴格达召开会议,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14日宣布成立该组织,是第三世界原料生产国组织中建立最早的一个。有成员国13个。除5个创始国外,又有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厄瓜多尔、加蓬、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加入。宗旨是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维护各自的和共同的利益。最高权力机构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大会,由成员国的代表组成,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设有理事会和秘书处。总部设在维也纳。刊物主要有 《石油输出国组织公报》、《石油输出国论文》、《年度报告》、《统计年报》 等。该组织成立后,其成员国夺回了制定油价和控制石油生产的权力。

☚ 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

简称“欧佩克”。1960年9月14日在巴格达举行的有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和委内瑞拉参加的石油生产国会议上成立。该组织目的是联合起来反对国际石油垄断公司的控制、掠夺和剥削,维护产油国的利益。以后又有卡塔尔、印度尼西亚、利比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厄瓜多尔、加蓬和突尼斯加入。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其最高权力机构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会议,由各成员国石油部长为首的各国代表团组成。理事会是执行机构,由各国派出1名代表组成。该组织自成立以来,特别是70年代,先后从西方石油公司手中收回石油标价权,大幅度提高了油价,一些国家实行了石油公司国有化。1979年起,由于西方出现经济危机,世界石油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为了阻止油价下降,促使石油价格的回升,欧佩克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 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国家集团   七国首脑会议 ☛

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

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

简称“欧佩克”。发展中国家一些石油生产国为反对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和剥削,协调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共同维护经济权益而组成的国际性组织。1960年9月10日,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委内瑞拉在巴格达举行会议时决定成立,9月14日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宗旨: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来维护各自和共同的利益。1973年10月中东战争中,该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采取禁运石油等措施,反对以色列及其支持者。1975年1月,废除原油标价制,实行单一价格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石油市场供过于求,该组织采取“限产保价”等措施稳定石油价格。总部设在维也纳。

石油输出国组织

简称“欧佩克”,英文缩写为OPEC。第三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为协调石油政策、维护共同经济利益而建立的国际性组织。1960年9月成立。成员国有伊拉克、伊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加蓬、印度尼西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突尼斯等。其基本宗旨是:统一和协调成员国石油政策,采取共同一致行动与西方石油公司对抗,以保护石油资源和利益,发展民族经济。最高权力机构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大会(又称“部长级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例会,负责制定总的石油政策;执行机构是理事会,由成员国各派一名理事组成,负责贯彻部长级会议的决议;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宜。总部最初设于瑞士日内瓦,1965年后设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主要出版物有《石油输出国组织公报》、《统计年报》等。

石油输出国组织

亚、非、拉美主要石油生产国为了统一和协调石油政策、保卫石油资源、发展民族经济、反对西方石油公司的垄断和剥削而建立的国际性组织。1960年9月由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五个国家创建,以后陆续有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加蓬、印度尼西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参加,共十三个成员国。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执行机构是理事会,下设秘书处。
国际石油卡特尔长期控制发展中国家产油国原油的生产和运销,压低油价,中东优质原油一吨的采购价远抵不上欧洲劣质煤一吨的售价。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后,同国际石油垄断组织进行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斗争,进入七十年代后,它多次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和西方石油公司的垄断,赢得了提高原油标价和石油税率、增加产油国在西方石油公司中的股权等重大胜利。特别是1973年10月中东战争期间,阿拉伯产油国首先拿起石油武器,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团结一致,从西方石油公司手中夺回原油标价权,提高油价,有许多成员国还实行了禁运(打击犹太复国主义及其支持者)、减产和国有化措施。这场石油斗争标志着第三世界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斗争进入一个新阶段。以后,石油输出国组织又几次提高油价,一大桶原油标价从3.011美元曾提高到34美元。一些成员国手中积累了大量石油美元,他们加强了从经济上援助许多不产油的发展中国家。
西方石油垄断组织并不甘心失败,它们向石油输出国组织施加压力,1982年起,美、英大石油公司降低美国境内和北海油田的油价。同时,发展中国家新兴的产油国未参加石油输出国组织,他们向世界市场供应的原油增多。在这种情况下,1983年3月,石油输出国组织降低了成员国原油标价(每大桶降低5美元)。

石油输出国组织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主要石油生产国为了统一和协调成员国的石油政策、保卫石油资源、发展民族经济,反对西方石油公司的垄断和剥削而建立的国际性组织。1960年9月10日至14日在巴格达举行的石油生产国会议决定成立。成员国有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加蓬、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委内瑞拉共十三个国家。总部设在维也纳(1965年前设在日内瓦)。该组织的宗旨是协调成员国的石油政策,采取集体的态度和行动,同外国垄断资本进行谈判,以维护其石油利益。该组织同石油垄断资本进行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斗争。它的成员国多次迫使西方石油垄断公司提高石油税和原油标价,并且取得了相当部分的股权。

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

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组织。1960年9月成立。成员国有: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加蓬、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委内瑞拉。其中伊拉克、伊朗、沙特三国拥有占世界64%的石油储量,60%以上的开采量与90%以上的出口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力量。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任务是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来维护它们的利益。该组织的机构有:(1)各成员国代表组成的代表大会,这是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每年召开两次,负责制订总政策。(2)各成员国理事组成的理事会,为代表大会研究、管理与指导全面工作。(3)秘书处下设各专门机构,为把石油价格稳定在公正合理的水平上作努力。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后,产油国以石油为武器,打击敌人,将原油价格由1973年的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974年的11.65美元与1979年的14.54美元。石油提价后给某些进口原油的发展中国家也带来了影响,为此,石油输出国组织建立特别基金,向受援国提供贷款与向国际机构提供捐赠。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 阿拉伯国家共同市场   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 ☛
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

第三世界石油生产国建立的国际性组织。简称欧佩克。于1960年9月14日成立。创始国有伊拉克、伊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委内瑞拉,后又接纳印度尼西亚、卡塔尔、阿联酋、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加蓬为会员国。总部先设于日内瓦,1965年后设于维也纳。宗旨: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以维护其石油利益; 确保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确保成员国获得稳定、丰厚的收入。组织机构: 最高权力机构为石油输出国组织会议,每年举行两次会议,各成员国均有一票表决权。设有秘书处处理日常工作。特设机构:经济委员会,以促进油价公平稳定;石油输出国组织新闻社。

☚ 国际投资银行   原料生产和出口国组织 ☛
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

世界上最重要的原料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OPEC)。1960年9月10日,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端拉5国代表在巴格达开会,决定联合起来维护其石油收入。14日,该组织宣告成立。欧佩克总部原设在日内瓦,后迁至奥地利维也纳(Vienna)。成员国12个。除5个创始国外,后相继加入的有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加蓬、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厄瓜多尔加入该组织后又退出。欧佩克石油资源丰富,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1980年统计,欧佩克石油储量为4 343亿桶,占世界总储量67%。1980年欧佩克石油日产量2 688万桶,为世界日产量45%。每日出口量2 289万桶,占世界出口总量的75%。1980年以后,石油市场形势发生很大变化,欧佩克的生产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由45%下降到31.4%,而其在世界石油市场的份额也由75%降至46.6%。欧佩克的宗旨为: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维护各成员国的石油利益;确保国际市场油价的稳定和生产国稳定的收入;有效地、节约地和正常地向消费国提供石油,并使他们在石油业的投资中得到公平的收入。欧佩克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由各成员国石油部长率代表团组成,每年至少开会两次,特殊情况下,可由秘书长召集特别会议。其职责为制定总政策,审查理事会提出的报告和建议并作出决定,审查确定预算和财务报告,批准成员国对理事会理事的任命,任命理事会正、副主席及正、副秘书长。决议须经全体通过方生效。理事会为欧佩克大会执行机构,由各成员国任命的理事组成,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遇紧急情况,亦可召开特别会议。理事会负责该组织的指导和管理,贯彻大会决议,向大会提出报告和建议,并拟定年度预算,审查财务报告。秘书处在理事会的指导下,以秘书长为首主持日常事务。秘书长为欧佩克依法授权的代表,任期两年。秘书处下设各职能部门及欧佩克新闻社。此外,还设经济委员会,负责稳定石油价格的工作。1984年12月,又增设了油价和产量监督委员会。其重要活动有:(1)维护成员国石油收入。1971年2月25日,海湾六个产油国和西方的石油公司达成协议、签署“德黑兰协定”,取消了过去产油国不得出口原油的规定。1972年1月20日,签订“日内瓦协定”,将原油标价提高8.49%。为避免美元贬值使产油国遭受损失,每年四次按美元同另外九国货币的平均汇率调整原油的价格。1973年10月,中东战争期间,欧佩克开展了减产、禁运斗争。经过两次大幅度提高标价,将每桶石油从3.011美元提至11.65美元。1974年,欧佩克的石油收入达1 104亿美元,而1973年前的20年中,其总收入仅为1 250亿美元。1975年1月起,欧佩克取消了双重原油价格,实行单一价格,原油价格定为10.46美元1桶。(2)限产保价。由于市场上石油供不应求,自1973年至1983年10年间,石油的价格上涨近20倍。进入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开发了新的油田,一些原油生产国急剧扩大生产规模,加之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经济出现衰退,普遍采取节约能源措施压缩原油进口,使得世界石油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油价开始下跌。在这种形势下,欧佩克于1981年5月在日内瓦召开部长会议,大多数成员国同意采取限产保价的办法。10月29日的部长级会议,一致同意把每桶原油定价为34美元。1986年3月,纽约石油市场价格跌至每桶11.5美元,6月又跌到11美元以下,最低时跌破每桶8美元。1986年8月,第78届部长级会议就减产、保价达成临时性协议,决定9、10月石油日产量从2 000万桶降至1 600万桶。这一协议扭转了持续7个月的油价暴跌局面,使油价由不足8美元升至10月份14美元左右。1990年初,石油价格在每桶17—20美元左右徘徊。8月,伊拉克侵占科威特,爆发了海湾危机,油价暴涨。伊侵入科2个小时之后,油价上升了4美元。后一度上升到近40美元。海湾战争结束后,油价又回落到20美元左右。(3)参股与国有化。1973年1月1日签订的《利雅得协定》规定海湾产油国政府具有参加原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运输、贮藏、分配和出口的权力。而在70年代以前,这些权力都操在西方几家大石油公司手中。通过斗争,产油国在石油公司的参股比率逐年增加。伊拉克、科威特,委内瑞拉、卡塔尔、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和伊朗对石油工业已全部实行了国有化。(4)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欧佩克成立以后不断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1975年成立了旨在援助发展中国家的“阿拉伯非洲经济开发银行”。1976年又建立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和其他援助的欧佩克特别基金。截至1980年底,欧佩克向70多个国家提供211项直接贷款。

☚ 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   非洲石油生产国协会 ☛
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

简称欧佩克,英文缩写为OPEC。第三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为协调石油政策、维护共同经济利益而建立的国际性组织。1960年9月成立。其基本宗旨是: 统一和协调成员国石油政策,采取共同一致行动与西方石油公司对抗,以保护石油资源和利益,发展民族经济。最高权力机构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大会 (又称部长级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例会,负责制定总的石油政策; 执行机构是理事会,由成员国各派一名理事组成,负责贯彻部长级会议的决议; 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宜。总部最初设于瑞士日内瓦,1965年后设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 欧洲共同体   二、法律知识 ☛
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

石油输出国组织是一个常设跨政府组织,于1960年在巴格达会议上成立,当时的创立国为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现有11个成员国,但其成员资格对任何大量出口石油并认同OPEC理念的产油国敞开。OPEC总部最初设在日内瓦,1965年转到维也纳,1977年搬入目前的秘书处大楼。OPEC成员国供给的石油超过了世界石油的40%,并拥有全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的78%左右。
OPEC的宗旨是通过在成员国间协调和统一石油政策,以确保对生产者而言的公平稳定的石油价格,对消费国而言的有效率和稳定的石油供给,以及对石油工业投资者而言的公平回报,最终实现致力于石油市场的稳定与繁荣。
OPEC部长会议负责制定总体石油生产政策,每年召开两次,评估国际石油市场状况并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最终达成协定采取一致行动,稳定石油市场。
OPEC秘书处是OPEC常设行政执行机构,由董事会管理,任务是为部长会议提供便利,研究能源、经济与金融问题,准备报告与统计资料,发布出版物提供有关OPEC组织及其活动的信息,接待来访者,组织研讨会、情况介绍和讲演。秘书处为成员国官员服务,也为成员国及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员、学者和学生服务。秘书处的资金来自各成员国的等额捐款,主管官员来自成员国,职员从当地或国外招募,另外还有各类文秘人员。秘书处的总管是秘书长,由OPEC会议任命,任期三年。任命的方式或者是按功绩,或者是按成员国名称的字母顺序轮流。秘书处下设研究部、能源研究部、石油市场分析部、数据服务部、行政与人力资源部、公共关系与信息部、秘书长办公室和法律办公室。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 ☛
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

简称“欧佩克”。亚、非、拉石油生产国为协调成员国石油政策、反对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剥削和控制而建立的国际组织,1960年9月成立。现有成员国14个,即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加蓬、印度尼西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突尼斯。总部设在奥地利维也纳。它的宗旨是: 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石油政策,维持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稳定,确保石油生产国获得稳定收入。最高权力机构为成员国大会,由成员国代表团组成,负责制定总政策,执行机构为理事会,日常工作由秘书处负责处理。另设专门机构经济委员会,以协助维持石油价格的稳定。该组织自成立以来,与西方石油垄断资本坚持斗争,在提高石油价格和实行石油工业国有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980年每桶原油标价曾达34美元,比60年代高出近20倍。目前,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委内瑞拉、卡塔尔等国已实现石油工业全部国有化,其他成员国在外资石油公司中参股份额逐步增加,正在向完全掌握石油资源控制权迈进。该组织还通过阿拉伯非洲开发银行 (1975年3月成立) 和国际发展基金(原名石油输出国组织特别基金,1976年1月建立)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和其他经济援助。1981年以来,由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实行节能政策,压缩石油进口,国际石油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现象。1982年起,“欧佩克”开始执行“限产保价”政策,但部分成员国违反限产协议并削价销售石油,致使油价猛跌。1986年7月,每桶油价跌至10美元以下。同年12月,“欧佩克”决定进一步削减原油产量,油价有所回升,1987年,基本稳定在每桶石油18美元左右。主要出版物有: 《石油输出国组织公报》 (月刊)、《石油输出国组织评论》 (季刊)、《石油输出国组织统计公报》 (年刊)。

☚ 原料生产和出口国组织   发展中国家外资企业国有化 ☛

石油输出国组织

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OPEC)


石油输出国组织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