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知行统一原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知行统一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

要求德育坚持系统的思想道德理论教育与进行实际锻炼,提高品德认识与培养相应的品德行为习惯结合,以便把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统一起来。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和品德的结构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提出来的。贯彻这一原则,最主要的是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基本理论和社会生活实际、受教育者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实践的关系,既要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受教育者的品德实际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理论教育,又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品德行为锻炼和训练;既要提高受教育者的品德认识,又要使他们把品德认识付诸行动,以便把知和行统一起来。具体要求是:
❶联系实际,讲清理论,提高学生品德认识。
❷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思想道德理论去分析、评价、解决实践中的思想道德问题,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分辨是非和解决思想道德的问题的能力。
❸教育学生把学到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本观点、原则和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品德动机和信念,并贯彻到实际的行为活动中去,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反复训练,克服思想上和行动中的各种困难和障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表里一致,知行统一。

☚ 共产主义方向性与社会主义现实性相结合原则   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
知行统一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zhixing tongyi yuanze

亦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德育原则之一。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时,要求受教育者不仅要掌握系统的理论,而且必须有相应的行为实践,做到知(认识)、情(情感)、意(意志)、行(行为)、信(信念)的相互促进,彼此转化、全面发展,从而具有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高尚品德。
有知有行一直被认为是传统美德。历代教育家都有这方面的阐述。孔丘教育弟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墨子提出“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黑子·修身》)王守仁主张“言行合一”,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文成公全书》卷一《传习录》 上)这些论述都反映出古代教育家是如何重视行为实践的。社会主义的德育认为: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都是构成思想品德心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知与行要结合,缺一不可。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反映了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品德。
贯彻知行统一原则应做到:
❶学习理论,抓好转化。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提高认识,还要深化感情,重视知与行的转化,引导实践、鼓励实践
❷通过实践,养成习惯。在有道德认识的基础上,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道德实践活动,使道德规范与行为实践反复挂钩,形成言行一致为荣、理论脱离实际为耻的好风尚,养成知行统一的好习惯,克服言行不一的坏习气。
❸运用评价,指引方向。教师评价学生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通过价值判断使学生能明确,没有正确认识的行动容易流于盲动而出现恶果,有认识无行动或不按正确认识去行动是空理论,这乃革命者的大忌。要通过评价的导向作用,不断指引知行统一的正确方向。

☚ 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热爱学生相结合原则 ☛
知行统一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Zhixing tongyi yuanze

思想品德教育原则之一。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把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动,把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统一起来。它反映了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和思想品德心理结构的要求。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❶重视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 把书本知识完整准确地教给学生,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激发正确的道德动机,产生自觉的道德需要和道德行为。
❷积极为学生创设实际锻炼的机会和环境, 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教会他们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把道德认识转化为相应的行为习惯。

☚ 循序渐进原则   正面教育原则 ☛
0000679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