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真假美猴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真假美猴王

真假美猴王

冒名顶替,以假充真,在古往今来的现实社会中,都是一种屡见不鲜,经久不绝的社会现象。这种生活现象也往往经过作家的艺术概括和精心提炼,成为作品中扑朔迷离,富有悬念的情节。《水浒传》 中有真假李逵,真假宋江。《三国演义》 中有真假姜维,真假诸葛亮。《红楼梦》 中则有真(甄)假(贾)宝玉。话本小说中真假公子,真假小姐更是层出不穷。而神话小说此类情节尤多。《西游记》 中的真假唐僧、真假观音、真假如来,真假牛魔王……,《聊斋》 中的真假张舜华 (《张鸿渐》) 等等。但描写最精采,刻画最成功、给人印象最深的则是本书中的真假美猴王。
悟空两次打杀强盗引起唐僧不满,不得已奔告观音菩萨。假悟空乘虚而入,打昏唐僧,抢走包袱,欲代唐僧去西天取经。悟空得知与观音一同前往,两个悟空形容如一,神通无二,念紧箍咒时,一样头疼不止,天宫的照妖镜前也毫发不差。观音难辨真假,玉帝无计可施,众天神面面相觑,地藏王束手无策,连朝夕相处的唐僧、八戒、沙僧也无可奈何。阴府异兽谛听虽知孰真孰假,却又不敢说破。直到了灵山佛祖的七宝莲台之下,假悟空的行藏来历方才大白,现出本象。这只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也有七十二番变化, 摹拟酷肖, 做假有术, 毫无二致, 几可乱真, 古今中外冒名顶替,以假充真者无出其右,确乎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显然作品在假悟空的形象塑造上倾注了相当多的心血。作者摈弃了反面形象刻划中的简单化,概念化的表现手法,没有蜻蜓点水般地略加渲染,便使其原形毕露,给人以真假易于鉴别的感觉。而是突出其伪装之巧,手段之高,乱真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迷惑了天上地下几乎所有的仙道神佛。这样,就使假行者的形象刻划突破了一般化的藩篱,进入更高的层次,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真假美猴王的情节固然纯属浪漫主义的虚构,但其中蕴结的朴素的生活哲理却是非常真实而又深刻的。假的毕竟是假的,可以得意一时,却永远不会得逞一世而不受任何惩罚。这一情节的设置和成功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深细的体验,对生活本质深刻的认识和对艺术再现完美的把握。从而为我国古典小说人物画廊增添了一个难以取代的以假充真的艺术典型。
此外,孙悟空两番杀死群匪,突出并强化了他嫉恶如仇而又性情急躁的性格特征; 唐僧几次惩治并坚持撵走悟空,又使其慈悲宽厚、贤愚不分的性格特色更为鲜明。两种反差极大的性格尖锐对立,从而导致了师徒二人取经路上最严重,也最激烈的矛盾冲突。而矛盾冲突的爆发,又成为假悟空出场作乱的充分必要、不可或缺的铺垫。使得假悟空的出现虽如飞来蜂一般突兀,却又自然妥贴,顺理成章,天衣无缝,不见斧凿之痕。

☚ 三调芭蕉扇   木仙庵谈诗 ☛
0000875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8: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