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2.县、乡推广组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2.县、乡推广组织

2.县、乡推广组织

(1)县级推广组织。1950年春,我国从美国引进岱字棉15号原种,为了加快繁殖,苏北行署农林水利处棉垦局,首先在南通县三余镇设点,成为区级农业技术推广站的雏型。1963年春,省农林厅选定南通、江宁两个县以及南通县的石港、三余两个区设立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先进技术。建立试点取得经验后,1954年开始重点建站,到1955年全省设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有江宁、南通、武进、沛县、泗阳、金坛、溧阳、赣榆、东海、灌云、启东、海门、无锡、江阴、宜兴、盐城、射阳、滨海、大丰、东台、建湖、阜宁、吴县、吴江、太仓、常熟、江浦、溧水、泰县等29个县,同时基本达到区区有站。当时全省有技术推广站506个,技术干部2 225人(包括现属上海的松江专区在内)。1957年撤区并乡,行政体制发生变化,县、区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有的保留,有的撤销。
1962年初,省农业厅召开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会后,省委、省人民委员会批转《会议纪要》,明确规定:“农业技术推广站、种子站、畜牧兽医站的机构,必须建立和健全,已经撤销的要恢复,不健全的要充实,已有的要调整整顿。”据当年4月份统计,全省已恢复和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595个,有农业技术干部4 012人,平均每站6~7人。徐州、淮阴两专区,一般按人民公社建站,其他专区一般按工区或分片建站。已建立的站,大部分以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主,少数地区还包括了林、牧、渔、会计辅导等业务。
至1964年底,全省市、县设有农业技术推广站(或县中心站)的有南京、苏州、常州、徐州、南通、泰州、扬州市郊以及江宁、新沂、灌云、泗阳、淮阴、睢宁、沭阳、宿迁、涟水、泗洪、淮安、洪泽、盱眙、无锡、吴县、吴江等县共24个。全省设有区、片、社站共434个,其中设在稻区的188个,占总数的43.3%;棉区的76个,占总数的17. 5%;杂粮区的130个,占总数的30. 0%;油料区的7个,占总数的1. 6%;其他区的33个,占总数的7.6%。在434个站中,服务范围一般为5个公社左右,个别站达12个公社,有149个站的服务范围就是所在的一个公社。
“文化大革命”期间,县、区两级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处于瘫痪状态。
1974年10月,农林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湖南省华容县召开“全国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经验交流会议”,推广华容县建设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的经验。
1974年12月,紧接“华容会议”以后,吴县率先作出进一步办好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的决定。1975年4月,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农林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联合召开 “江苏省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经验交流会议”,总结推广了吴县办网的经验。当年,全省基本完成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的建设。
1976年,全省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大部分达到“四落实”的要求,即:组织领导落实,科学技术人员落实,实验基地落实,房屋场地落实。国家财政每年拨出80万元为公社以下农业科学实验组织添置科学仪器设备。
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属于国家事业单位,公社农业科学实验站属于社办集体事业单位,大队与生产队的农业科学实验队组属于群众性的组织,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归县农业局领导,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是 “网头”。
1979年开始建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是农业部第一批试点之一。到1989年,全省64个县(市)都已建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省政府规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进行先进技术的试验示范;指导乡村农技服务组织的技术推广; 开展乡村农技人员的技术培训;当好农业领导部门的参谋和助手;基础较好、技术力量较强的 “中心”,根据省、市农业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可适当承担一些科研项目。
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投资坚持“多渠道集资,以地方投资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原则。到1990年底,总投资额达6 912. 86万元,其中: 农牧渔业部投资1 676. 91万元,省投资1 013.0万元,地方投资4 222.05万元,另外添置设备783. 28万元,总建筑面积达到31. 99万平方米。
(2) 乡、村推广组织。以原来公社农业科学实验站为基础,成立了乡农业技术推广站,把工作重点转向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服务。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性质是农村合作经济的服务组织,在体制上实行县、乡双重领导,定额定员,一般配备4~6名农民技术员,部分乡充实了国家农业技术干部。1990年底,省编委明确乡级农技推广机构为国家在乡的全民事业单位,每乡站定编为3~5人(后改为4~8人)。到1995年,全省1 950个乡镇设有农技站,达到乡乡有站,1 911个乡镇设有畜牧兽医站,841个乡镇设有林业站(园艺站或多种经营站)。761个乡镇设有水产技术推广服务站,80%以上的乡成立了水利技术推广服务站,乡乡都建立了农机管理服务站。农业技术推广站重点进行了“五有”建设,即:有一个思想素质较好的领导班子和一支业务素质较高的农业技术队伍; 有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基本设施与手段; 有0. 67公顷以上固定的试验、示范基地;有农业技术学校;有创收较多、管理良好的经济实体。全省有80%的乡农业技术推广站达到“五有”标准。乡级农业推广组织,发挥人才、技术、装备、管理等优势,建立和发展了一大批站办小农场。到1995年,全省已有1/3的乡农技站办起了小农场,经营土地6 700多公顷。全省乡镇林业站、兽医站也建立了林茶场和畜禽场260多个。
村一级是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基础,在组织形式上大致有三种:
❶村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组),为农民提供综合配套服务;
❷专业服务队,抓住病虫草害防治、供种供秧等关键项目,开展单项技术服务;
❸配备农民技术员。到1995年,全省已有80%以上的村建立了专业服务队和综合服务站,为农户提供供种、供秧、耕作、排灌、植保、脱粒等基础服务,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

☚ 1.省级管理机构   3.农技推广队伍 ☛
000303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