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传出阻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传出阻滞 亦称“外出阻滞”。 任何起搏点所发出的激动,当其不能通过该起搏点与周围心肌(心房肌或心室肌)的联接处而传至心房或心室,因而使规则的心律突然出现漏搏现象时,即称为传出阻滞。传出阻滞是单向阻滞的一种。 如同时伴有传入阻滞,则为双向传导阻滞,例如并行心律伴有传出阻滞时。“传出阻滞”一词由Kaufman和Rothberger于1920年提出。 任何起搏点所发出的激动都可在其与周围心肌的联接点处发生传出阻滞,这些部位包括:窦房联接区、异—房联接处、异—室联接处、异—连接联接处。任何起搏点的激动如伴有传出阻滞时,由于激动仅局限于心脏自律传导系统的隐匿区,未能传入心房肌和心室肌的心电图上的可见区(其除极与复极波是可见的),故未引起P波或QRS波群,缺乏直接的心电图表现。 一个起搏点发出的激动,只有当其离开了起搏点并通过了起搏点与周围心肌交界部位而激动了周围的心房与心室时,心电图上才会有所表现。例如正常的窦性P波仅仅表示窦性激动经过窦房联接区,同时激发周围心房肌的一种表现。异位房性P′波是表示异位房性激动,经过异—房联接处并同时激发心房的一种现象。由异位室性起搏点发出的激动所形成的QRS波群,是表示室性异位激动经过异—室联接处并同时激发周围心室肌。在心电图上,我们无法得到激动传导经过起搏点与其周围心肌交界部位的参考点。因而,一般一、三度传出阻滞无法诊断,仅能诊断二度传出阻滞。 其诊断是根据下列表现间接推断而确定的:(1)由显现出来的起搏点激动速率突然发生改变而推论出传出阻滞的诊断:显现出来的激动速率或心率突然的改变可能是因为传出阻滞的消失所引起。例如一个2∶1传出阻滞的病例,起搏点发出的激动速率虽为每分钟120次,但心电图上仅能表现为速率每分钟60次。在这种情况下,假如传出阻滞突然消失,心率将会突然增倍而变为每分钟120次。 在窦房联接区或异—房联接处的2∶1传出阻滞的突然消失或呈现,将使得心房的速率突然增倍或减半。 在异—室联接处的2∶1传出阻滞的突然消失或呈现,将会使心室的速率突然增倍或减半。(2)由二度传出阻滞的特殊节律性障碍推断传出阻滞的诊断:由节律性障碍合并某些特殊形态的二度传出阻滞来推断在起搏点交界处存在著传出阻滞。 ❶ 文氏型传出阻滞:文氏现象所引起的心律是速率逐渐加快,然后紧跟著一个长的间歇,也就是说周期逐渐缩短,最后出现一个长的周期(长的周期是激动中断所引起),如此周而复始。文氏现象的特征出现在阻滞部位远端的腔室或组织,因此如果正常的P-P间隔逐渐缩短,然后再出现一个长的P-P间歇,是表示发生在窦房间的文氏现象,也就是说发生在窦房联接区的一种传出阻滞。 P′-P′间隔的逐渐缩短,然后再紧接著一个长的停止,就是表示发生在异一房联接处的一种文氏现象。 这种结果表示有些起搏点的激动没有能激发心肌。这种情况在并行心律里最常见。 (4)室性早搏搏动间窦性心搏分配的情形:在隐匿性早搏中,可以推论出有传出阻滞的现象。心电图上出现的室性早搏间窦性心搏的分配情形,可推论出二联律或三联律心律仍然持续地存在著,只是因为传出阻滞没有表现出来而已。参见“隐匿性室性早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