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盐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盐梅yán méi见“傅岩”。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激昂仰鸳鹭,献替欣盐梅。李隆基《饯王朘巡边》:舟楫功须著,盐梅望匪疏。杜甫《昔游》:吕尚封国邑,傅说已盐梅。 盐梅《盐梅》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见“和鼎调羹”条。 【释义】古时调味用盐与梅。把政治比作做和羹,而臣子好像是调味的盐和梅。比喻臣子辅佐君主治国。 【例句】①际风云,盐梅舟楫,—德务臣君。(柯丹邱南戏《荆钗记》第十七出《春科》〔黄莺儿〕)盐梅与舟楫皆比喻大臣。舟楫见本书此条。②臣不曾调鼎鼐,又不曾理盐梅。(高文秀杂剧《保成公径赴渑池会》第二折〔迎仙客〕)蔺相如自谦词,说自己没为国家作过大事。 盐梅 盐梅参见“傅岩梦”。赵磻老《永遇乐·寿叶枢密》:“管如今,盐梅再梦,夜铃命诏。”石孝友《水调歌头·上清江李中生辰》:“飞诏下霄汉,调鼎待盐梅。” ☚ 盐豉莼羹 盐絮 ☛ 盐梅参见[傅岩]。李隆基《饯王朘巡边》:“舟楫功须著,盐梅望匪疏。” 盐梅❶代称宰相,《旧唐书·礼仪志三》:“今侍中,名则古官,入非昔任,掌同燮理,寄实盐梅。” 盐梅即卤盐和酸梅。因盐梅皆为调味品,后常用以比喻整治国政,赞誉善治国者。《尚书·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此为殷高宗命傅说为相之辞。后代诗文中以之代指宰相或职权相当于宰相的人。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六《郊庙歌辞·商调曲》之三:“若涉大川,言凭于舟楫; 如和鼎实,有寄于盐梅。君臣一体,可以静氛埃; 得人则治,何世无奇才?” 盐梅yán méi见“和羹”。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灌木 > 𣖾木 > 鹽梅 鹽梅 yánméi 即𣖾木。 盐梅 盐梅白梅的异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梅》。 ☚ 曹公 醋浸曹公 ☛ 白梅【同义】总目录 盐梅白梅 盐梅 盐梅咸盐和酸梅。盐梅为调味之品,用以喻整治国政。《尚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唯盐梅。”此为殷高宗命傅说为相之辞。后来诗文中常以盐梅指宰相或职位权力相当于宰相的人。北周庾信《商调曲》:“若涉大川,言凭于舟檝;如和鼎实,有寄于盐梅。君臣一体,可以静氛埃;得人则治,何世无奇才?”白居易《泛渭赋》:“及皇帝缵位之二纪兮,命高与郑为盐梅。”——到本朝天子继位二十四年之时,又任命高公郑公为宰相治理国政。 ☚ 严更之署 严乐 ☛ 和谐1 和谐1合(合和;熹合;脗合) 洽(谦洽;情意浃~) 偕(谐和;谐密;谐俪;安谐) 雝 燮(燮和;不~) 汁(汁协) 雍 詥 和平 和比 和雍 和静 畅和 调勰 调均 和均 周和 盐梅 翕习 协和 萓葶 ☚ 协调2 符合 ☛ 调和1 调和1调(调平;调合;调谐;平调;融调) 协(甚为~和) 和(和协;和合;和通;和同;和调;和穆;融和;协和) 齐 均(均和) 谐(谐和;谐合) 燮(~理) 勰 雍(雍和) 亭 和 辑洽 胹合 盐梅 ☚ 配合2 协调2 ☛ 盐梅 盐梅参见〔傅岩之梦〕。北周·庾信《商调曲》:“若涉大川,言凭于舟檝;如和鼎实,有寄于盐梅。”南朝齐·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懋陈三道之要,以光四科之首。盐梅之和,属有望焉。”唐·杨炯《同詹事府祭郭少保文》:“实冯舟檝之功,必籍盐梅之味。” ☚ 燕昭市骏 颜生居陋 ☛ 盐梅鹽梅yán méi语出《书·说命下》。殷高宗命傅说作相之辞。调味必须盐、梅,喻指国家所需的重臣。后用作对宰相的赞词。《四诊抉微·自序》:“余尝游于艺,因维医之为道,先哲往往比类于盐梅,此无他,以其调燮之功,与操鼎鼐者埒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