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Siyier fangeming zhengbian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反革命政变。1927年春,在北伐战争胜利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群众运动蓬勃高涨,北洋军阀走向末路的形势下,中外反动势力力图从革命阵营内部寻找新的代理人,分化统一战线,破坏中国革命。在北伐战争中势力迅速膨胀,政治上日趋反动的国民党新右派头目蒋介石,成为他们选中的对象。蒋介石为了反对中国共产党,镇压工农运动,建立其独裁统治,迫不及待地投靠帝国主义和封建买办势力,加紧进行叛变革命的活动。3月26日,蒋介石到达上海。帝国主义称赞他是唯一有武力进攻“激烈分子”,维持上海局面的人物,特许其带卫兵自由出入租界,并答应驻扎上海的外国侵略军帮助他镇压革命。蒋介石向帝国主义者表示:“保证与租界当局及外国捕房取得密切合作,以建立上海的法律与秩序。”蒋介石在取得帝国主义支持的同时,又同上海的大资产阶级和流氓势力相勾结。上海大资产阶级保证从财政上支持蒋介石,4月1日首先提供300万元。青红帮头子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等组织了“中华共进会”和所谓“上海工界联合会”,以对抗上海总工会,充当蒋介石的流氓打手。从3月底开始,蒋介石连日召开“清党”反共会议,部署反革命政变。这时,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仍右倾麻痹。4月5日,他和汪精卫发表《联合宣言》,声称国民党“决无有驱逐友党、摧残工会之事”。要求群众“不听信任何谣言”,国共两党“开诚合作”。这个宣言掩盖了蒋介石的反革命企图,麻痹了革命群众。蒋介石一面调动军队控制上海,布置大屠杀; 一面玩弄政治欺骗手段,4月6日亲题“共同奋斗”的锦旗,派乐队送给工人纠察队,表示对上海工人的“敬意”,以麻痹工人的警惕性。一切布置就绪后,蒋介石于11日发出“已克服的各省一致实行清党”的密令。4月12日凌晨,由“共进会”组织的全副武装的流氓分子,臂缠白布黑“工”字袖标,冒充工人,从公共租界大量出动,袭击闸北总工会和南市、沪西、吴淞、虹口等14处工人纠察队。工人纠察队奋起反击,第二十六军周凤岐部即以“调解工人内讧”为名,强行收缴工人纠察队武装,打死打伤工人300多人。为抗议反动派的血腥暴行,13日,上海20多万工人举行罢工。总工会召开了有6万多人参加的群众大会,一致决议要求惩办祸首,发还工人武装。会后群众冒雨游行示威,向二十六军二师司令部请愿。当游行队伍行至宝山路三德里时,埋伏在各里弄的反动军队用机枪向群众扫射,历时十五六分钟,当场打死工人、市民100多人,伤者无数。接着,反动派下令禁止罢工游行,解散上海总工会,查封革命组织和进步团体,四处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据不完全统计,至15日,就有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中共江苏省委领导人陈延年、赵世炎等先后牺牲。此后,在蒋介石控制的其他地区,也相继举行“清党”,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不计其数。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反革命的“国民政府”。 ☚ 戴季陶 马日事变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counterrevolutionary coup d’etat of April 12 (1927)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