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 新人
1985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 高度地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共同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化,也全面准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对我国人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四有” 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理想是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决定着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性质的主要方面。道德是在共同理想支配下调节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纪律是理想和道德的体现,也是实现理想、讲究道德的保证。远大的理想能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科学文化知识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正确世界观的基础,是形成正确思想,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四有” 把精神文明的两个方面有机地统一在新时期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之中,但这四个方面又各自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理想,是人们的社会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我国现阶段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依靠社会舆论力量,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护的。我们现阶段全民范围提倡的是社会主义道德,其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纪律,是人们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职责的一种行为规范。无产阶级的纪律是同民主制度、法制建设密切相联系,并建立在高度自觉基础上的。现阶段,要求全体公民必须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各行各业开展正常工作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有文化,就是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相应的智力和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体魄等。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力量,成为代表一个民族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没有科学文化知识,很难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自学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修养。因此,要在全社会培育 “四有” 新人,又必须从普及教育做起,努力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邓小平指出: “这四条里面,理想纪律特别重要。”“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象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 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 “所以,有理想,有纪律,这两件事我们务必时刻牢记在心。” 革命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而纪律又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培育 “四有” 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要加快 “四化” 建设,必须立足于培育 “四有” 新人,广泛深入地坚持不懈地进行 “四有” 教育,大力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学文化素质。但 “四有” 的素质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特别是经过实践锻炼才能形成。学习和实践,是培育“四有” 新人途径。学习,既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学习其他的科学文化知识,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专业本领,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有用之材。实践,就是要参加改造世界的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我国正在全面展开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可以不断地更新观念,更新思想,增长才干,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 “四有” 新人,是全社会的大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给予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鼓励。特别是家庭、学校、教育部门和各级领导机关更要密切配合,按照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要求,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专业知识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以保证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