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Yì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广西之荔浦,河北之东光,山东之昌乐、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土家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归“入声”部。《姓氏考略》 注其源: ❶其据 《元和姓纂》 注云: “赢姓,伯益之后。” ❷其注引 《太平寰宇记》曰:“成阳郡三姓有益氏。成阳郡有益都县。盖以地为氏。” 望出冯翊。 汉代有益强、益寿; 宋代有益畅,绍兴进士; 元有益智,普山“土酋”,任曲靖宣慰使。 益yì❶有利於,有助於。東方朔《非有先生論》:“故卑身賤體,説色微辭,愉愉咰咰,終無益於主上之治。” ❷增加。揚雄《逐貧賦》:“主人見逐,多言益嗤。” ❸卦名。䷩震下巽上。《古文苑》揚雄《太玄賦》:“觀大《易》之《損》、《益》,覽老氏之倚伏。”注:“《易》有《損》、《益》二卦。《説卦》云:‘《損》、《益》,盛衰之始也。’” ❹伯益,人名。參見“伯益”。《漢書》揚雄《羽獵賦》序:“昔者禹任益虞而上下和,屮木茂。” 益 益yì增加。《邶风·北门》二章:“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郑《笺》:“国有王命役使之事,则不以之彼,必来之我; 有赋税之事,则减彼一而以益我。”王先谦《集疏》: “ ‘一埤益我’,皆以增益于我也。”《小雅·天保》一章:“俾尔多益,以莫不庶。”郑《笺》:“莫,无也。使女每物益多,以是故无不众也。”《小雅·信南山》二章:“益之以霡霂,既伏既渥,”郑 《笺》:“春而益之以小雨,润泽则饶洽。”《尔雅·释言》: “增,益也。” 《大雅·板》六章: “携无曰益。牖民孔易。”马瑞辰《通释》:“携犹取也。取民之道以治民,非于民有所增益,即《中庸》 ‘以人治之’也。故下即云 ‘牖民孔易。’”一说: 阻塞。俞樾 《群经平议》卷十一:“ 《释名·释州国》曰: ‘益,阨也。’无曰有所阻塞也,牖民乃孔易耳。” ☚ "> 害 ☛ 益读音·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伊昔切,入,昔韵。 ❶利益;好处。 ❷增益;增加。如:延年益寿。 ❸更;更加。如:日益壮大。 上一条: 襼 下一条: 嗌 益 益古代神话人物。又作伯翳、柏翳、化益。据《汉书人表考》卷二“舜封之费,故曰大费,亦曰费侯。”屈原《天问》:“启代益作后,卒然离,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即咏益事。据《尚书·舜典》益为舜臣,能够驯服草、木、鸟、兽,并封为管理山林沼泽之神。《孟子·万章上》“禹荐益于天”,《墨子·尚贤》“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但禹子启争位,《战国策·燕策》:“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一般论者以为,启、益争位事,反映了原始公社解体、禅让制结束而以世袭为核心的奴隶社会的开始。 ☚ 烛龙 涓子 ☛ 益iek23[iɂ]有益于(人),有利于 ⊳伊总款做~汝 (他这么干,有利于你)。 益{}四5145①名痕迹。吴语。浙江金华岩下〖iei44〗。②名地方;位置。吴语。浙江金华岩下〖iei44〗。这个~忒小‖你帮我占个~。③动使得到益处。⑴粤语。广东阳江〖ek24〗。⑵闽语。广东揭阳〖 〗。伊照生做是~你,唔是害你他这样做是使你受益,不是使你受害。④动用火烤竹、木,使弯曲。吴语。浙江金华岩下〖iei44〗。~篾爿。⑤动给与。⑴晋语。山西临县〖 〗。谁~咾的?⑵吴语。浙江象山。樊恭烜《浙江象山方言考》:「俗以物与人曰~。」⑥动(用布等)吸干。吴语。江苏苏州。⑦形有营养的。吴语。浙江金华岩下〖iei44〗。吃鸡吓农很~。⑧形形容油脂因贮存过久或头发因过腻而气味异常。粤语。广东广州〖jek13〗。个桶油有好猛~除,唔食得添那桶油气味异常,不能吃了‖你个头咁耐唔洗都焗到~咗嘑你的头很久不洗,已经弄得发臭了。⑨副又。吴语。江苏吴江黎里、昆山。浙江衢州。   益yi❶增加。《战国策·齐策一》:“臣请三言而已矣。~一言,臣请烹。”(臣:我。三言:说三个字。烹:被煮死。)《荀子·哀公》:“富贵不足以~也,卑贱不足以损也。”(损:减少,与“益”为反义对文。) ❷更加。成语:“精益求精”。柳宗元《行路难》诗:“君不见南山栋梁~稀少。”《后汉书·庞萌传》:“城中闻车驾至,众心~固。”(固:坚决。)刘沧《和友人忆洞庭旧居》:“客舍经时~苦吟,洞庭犹忆在前林。”(客舍:旅馆。吟:吟诗,写诗。犹:还。) 益yì❶增长(跟“损”相对) △ ~寿|增~。 ❷表示程度进一步加深,相当于“更加” △ 日~强盛。 ❸好处;利益(跟“害”相对, ❹同) △ 有~无害|权~。 ❹有益的 △ ~师~友|~虫。 ❺姓。 益❶好处:~处︱有~︱无~︱利~︱权~︱得~︱收~︱受~︱补~︱实~︱教(jiao)~︱效~︱公~︱裨(bi)~︱开卷有~︱集思广~。 ❷有好处的:~友︱~鸟︱~虫︱良师~友。 ❸增加:损~︱增~︱进~︱滋~︱延年~寿︱裒(pou)多~寡。 ❹更加:~发︱日~︱精~求精︱多多~善︱老当~壮︱相得~彰(zhang)︱治丝~棼(fen)。 益yì❶ 利益,对人或事物的好处:效益︱收益︱徒劳无益。 【提示】跟“害”相对。 ❷ 有益的:益处︱益鸟︱良师益友。 【提示】跟“害”相对。 ❸ 表示程度进一步加深,相当于“更加”:相得益彰︱老当益壮。 ❹ 增加,增长:增益︱益智︱益寿延年。 【提示】跟“损”相对。 ❺ 姓。 益(5次) ❶补益。吞人以~其心些《魂》 ❷利益;好处。任重石之何~《章·悲》 虽重介之何~《辩·九》 ❸人名。即伯益。相传为夏禹的贤臣。据《战国策·燕策》记载:禹曾将天下授于伯益,启率他的徒众从伯益手中夺取了政权,取代伯益作了帝王。启代~作后 何后~作革《天》 益yì❶人名,传说是夏禹之臣,曾被禹选定继承帝位。《天问》:“启代益作后。” ❷ 补益,增益。《国语·周语下》:“(郄氏)有是宠也,而益之以三怨,其谁能忍之!”韦昭注:“益,犹加也。”《招魂》:“吞人以益其心些。” ❸益处,好处。《悲回风》:“重任石之何益?” 益yi益虫 益处 益发 益鸟 益友 益智 裨益 补益 得益 公益 教益 进益1 利益 权益 日益 实益 收益 受益 损益 无益 效益 有益 增益 受益匪浅 多多益善 良师益友 集思广益经济效益 开卷有益 徒劳无益 益(反)损 害 益yì好处;利益:人已辞世,哭也无~,且商议如何料理要紧。(十三·273)你满家子算一算,谁的妈妈奶子不仗着主子哥儿多得些~? (七三·1788)
益yì更加:(蒋玉菡)原来当初只知是贾母的侍儿,~想不到是袭人。(一二十·1517) 益猶“信”也。《易稽覽圖》: “冬至冰益壯。” 鄭玄注: “益,猶信也。” (《漢學堂叢書》) 古代名物 > 占相類 > 易占部 > 卦爻 > 益 益 yì 《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巽上,風雷益,䷩。《序卦》:“損而不己必益,故受之以益。”《雜卦》:“損益,盛衰之始也。”《易·益》:“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彖》:“益,損上益下,民說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慶。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動而巽,日進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與時偕行。”《象》:“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後代星術家又推演出:益爲巽宫八卦中三世卦,五行屬木。小周天火候圖中主十九日夜。 补、加、添、益、增;裁、减、损○补bǔ(动)补充;补足;填补(缺额):弥~|船到江心~漏迟|~足缺额|填~空白|~阙拾遗|取长~短|将功~过|勤能~拙。 ○加jiā(动)增加,使数量比原来大或程度比原来高:~高 |~五个人|~快|~强|~点糖|~油添醋|罪~一等|~官进爵|有~无减。 ○添tiān(动)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增加:增~几台机床|~枝加叶| 画蛇~足|锦上~花|为虎~翼。 ○益yì(动)增加:损~|增~|延年~寿|裒多~寡|~人神智|学识大有进~。 ○增zēng(动)增加,在原有的数量上加多:~高|~强|~兵|~补|~添|~长|~益|~值|激~|剧~|倍~|递~|猛~|与日俱~|马齿徒~|有~无减。 ●裁cái(动)把不用的或多余的去掉;消减:~军|~员 |~减|~汰|~革|~并机构。 ●减jiǎn(动)减少,把原有的数量去掉一些:~员 |~价|~税|~速|~缓|~少|递~|缩~|裁~|~免|节~|~刑|有增无~|偷工~料|添兵~灶。 ●损sǔn(动)减少:~失|~耗|~伤|消~|亏~|~之又~|有增无~|~益相抵|~有余补不足。
弊、害;裨、利、益○弊bì(名)害处;毛病:~病|~多利少|积~|有利有~|补偏救~|兴利除~。 ○害hài(一)(名)祸害;害处:灾~|祸~|虫~|风~| 为民除~|不计利~|为~不浅|贻~无穷|两~相权取其轻。 (二)(形)有害的:~鸟 |~虫 |~兽。 ●裨bì(名)〈书〉益处:~益|无~于事|~助。 ●利lì(名)利益:~害攸关|~令智昏|~欲熏心|坐收渔~|争权夺~|这事于你有~|不为名,不为~|惟~是图|权衡~弊|两~相权取其重。 ●益yì(一)(名)好处:利~|公~|开卷有~|有何~于你|无~之举|受~良多|受~不浅|有~无害。(二)(形)有益的:~鸟|~虫| 良师~友。 害←→利 益hài ← → lì yì害:祸害,害处。 利:利益。 益:好处。 【例】 但是局部的后退是必要的,有些不切实际的和对整个经济害多利少的高指标要坚决降下来,有些管理不善、严重亏损的企业要限期整顿,甚至于停下来整顿。(邓小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纵容孩子而不严加管教,这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
损←→益 利sǔn ← → yì lì损:损害。 益:利益。 利:利益。 【例】 她是个新女子,她会开辟一条最快意最舒服的路给自己,然而她至终不过是于人无益,于己有损! (茅盾: 《虹》)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清稗类钞·冯婉贞》) 益yì〖名词〗 好处,利(15)。《烛之武退秦师》: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如果灭亡了郑国而对您有好处,那就麻烦您这样做吧。《李陵答苏武书》:杀身无益。——我自杀也没有什么好处。《五代史伶官传序》:谦得益。——谦虚能使人得到好处。
益yì〖动词〗 增加(6)。《触詟说赵太后》:少益嗜食,和于身。——稍稍增加一点爱吃的,使身体舒适。《李斯谏逐客书》: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现在驱逐客卿来资助敌国,削减人口而增加仇人的力量,在内部自己弄得很虚弱而外部又同诸侯结下怨仇,还要求国家没有危险,是不可能的啊。《滑稽列传》: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于是齐威王就增加礼品共计黄金一千镒,白璧十双,车马一百辆[给淳于髡]。
益yì〖副词〗 一、表示动作行为或性状同原来相比更加深了。可译为“更加”、“越来越”(43)。《滕王阁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困厄时更加坚定,不丧失高洁的志向。《师说》: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笨。《徐文长传》:晚年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徐文长]晚年作的诗文越来越奇特,没有刻本,集子藏在家里。 二、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是渐渐发生、出现的。可译为“一天比一天”、“渐渐”(2)。《高祖功臣侯年表》: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后来几年,人们都回到乡里,户口一天比一天繁多。《上梅直讲书》: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后来年龄渐渐大了,才能读到他们的文章。 益yì❶ 水满外流。后来写作“溢”。《吕氏春秋·察今》:“澭水暴~,荆人弗知。” ❷ 增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动心忍性,曾~其所不能。”(曾:通“增”。)诸葛亮《出师表》:“至于斟酌损~,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❸ 超过。《吕氏春秋·骄恣》:“齐宣王为大室,大~百亩。” ❹ 利益,好处。《论语·卫灵公》:“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不如学也。”《孟子·公孙丑上》:“非徒无~,而又害之。” ❺ 富足,隆盛。《墨子·所染》:“则家日~,身日安,名日荣。”《吕氏春秋·贵当》:“如此者,事君日~,官职日进。” ❻ 更加,越发。《韩非子·喻老》:“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深。”韩愈《师说》:“是故圣~圣,愚~愚。” ❼ 逐渐,渐渐。《礼记·坊记》:“使民富不足以骄,贫不至于约,贵不慊于上,故乱~亡。”《汉书·苏武传》:“武~愈,单于使使晓武。” 益*yiD2E6 ❶增加:增~/~寿延年。 ❷有好处:良师~友/公~事业。 ❸更加:精~求精/日~好转。 ❹姓。 更加 更加更(更自;更其;更为) 加 愈(愈加;~为;愈发;愈益) 益(益发;益复;日益) 越(越越;越加;越发;越法) 逾(逾加) 尤(尤其;尤为;尤甚) 有(暴行~作) 还(~更冷;比它~好) 兹 滋 剩 倍(倍加;~思亲)弥(弥至;弥益;~足珍贵) 一发 特别 格外 表示更进一步:且(并且;方且) 况(况且;况乎;况于;况复)又 再(~说;~好不过) 乃(~至;何乃) 尚(尚且) 并(并且) 而(而且;进而;反而) 还 矧 连(~理都不理) 甚(甚而;甚至;甚至于;甚而至于;甚或至于;日~一日) 不独 不徒 不但 非特 非独 非徒 何止 岂但 奚啻 奚翅 同时 不单不只 不光 不特 不仅 非但反倒 表示进一层:而且 表示递进:况 且(并~) 而 抑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步:何况 而况岂况 在原基础上更进一步:竿头进步 表示进一步行动:从而 进而 因而 (表示程度加深或减少:更加) ☚ 逐渐 柔和 ☛
增加 增加增(增长;增强;增益;增殖;增重;添增) 加(~剧;~快;~强;~大;~多;~速) 长(~上;暗~) 涨(~价;上~) 上(~货;~菜) 陪 登 益(~寿;闰益;弘益;开益;资益;黈益) 裨(裨增) 滋 盈 附(附益) 贰 孳 助益,增益:修润 增加和减少:增减 增损 益损 损益 盈耗 洪杀 登损 登降 登耗 登顿 登下 上下 进减 不增不减,有多少是多少:有一得一 增加并促进:增进 增进食欲:开胃 增加高度:增高 增加,加多:增多 饶润 闰益 增加新设施:建设 增强力量:盛力 逐渐增强其向善之心:隆积 增加深度:加深 增加速度:增速 增加情趣光彩:增色 增加生产:增产(努力~) 增加收入:增收 增加盈余:增盈 增加财富:生财(~有道;和气~) 增殖财产:殖产 增殖资财:殖赀 增加拨款:增拨 增加赋税:益赋 按原数增加:翻(~番;~两~;加~) 倍(倍增;倍加) (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多:增加)
另见:加上 添加 补充 上升1 ︱减少1 ☚ 增加 增加的程度 ☛
好处 好处利(~益;~害) 补(小~) 光(沾~) 益(~处;裨~;补~;进~;资~;收~;助~) 好儿甜头 受教导后得到的好处:教益 诲益 很多可受教之处:余师 贤明的官吏行善政给百姓带来的好处:甘棠遗爱 甘棠之爱 甘棠之惠 遗爱甘棠 实际的好处:实惠 实德 额外的好处:醮水 一时口头上许给别人而不能兑现的好处:一时口惠 益处极大:大有裨益 (对人或事物有利的因素:好处)
另见:部分 因素 长处 谋利 得益 ☚ 好处 得到好处 ☛ 益yì伊昔切,入昔。 ❶涨满,后作“溢”。《吕氏春秋·察今》:“澭水暴~,荆人弗知。” ❷增加,增长。《吕氏春秋·察今》:“人或~之,人或损之。” ❸补助,资助。《荀子·礼论》:“损有余,~不足。” ❹利益,好处。《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 ❺丰足,富裕。《吕氏春秋·贵当》:“其家必日~,身必日荣矣。” ❻副词。愈益,更加。《后汉书·马援传》:“穷当~坚,老当~壮。” ❼稍微,逐渐。柳宗元《三戒》:“稍近,~狎。” 〖益〗 粵 jik1〔億〕普 yì ❶ 通「溢」,漲水,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溢」。呂不韋《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澭水暴〜,荊人弗知。」 ❷ 富足。《呂氏春秋.不苟論.貴當》:「其家必日〜,身必日榮矣,所謂吉人也。」 ❸ 增加,壯大。姚瑩《捕鼠說》:「得鼠,然後〜其食。」 ❹ 副詞,更加,有成語「精〜求精」。韓愈《師說》:「是故聖〜聖,愚〜愚。」 ❺ 益處,好處。諸葛亮《出師表》:「有所廣〜。」 ❻ 益州的簡稱,在今四川省一帶。諸葛亮《出師表》:「〜州疲弊。」
益yì❶好处,与“害”相对。如:利益,权益。 ❷有益的。如:益友,益鸟,益虫。 ❸增加。如:增益,延年益寿。 ❹更加。如:精益求精,多多益善,益发。 ❺姓。 益 益yi用于形容词或动词前,表示程度逐步加深或情况逐渐变化,相当于“越来越”“一天比一天”“渐渐”等。如: ❶故主上愈卑,私门益尊。(《韩非子·孤愤》“益”句:因此君王愈加卑下,权臣的势力就越来越大。) ❷燕军由此益懈。(《史记·田单列传》“益”句:燕军从此一天比一天懈怠。) ❸始皇帝益壮。(《史记·吕不韦列传》“益”句:秦始皇渐渐长大成人。) ☚ 亦 意 ☛ 益yìⅠ ❶ (好处) benefit; profit; advantage: 教 ~ benefit gained from sb.'s wisdom; 受 ~ 良多 derive [receive] much benefit; 我希望从你的忠告[批评, 评语]中得 ~。 I hope to profit by [from] your advice [criticism, comments]. 在这一问题上他的指教使我受 ~ 匪浅。 I enjoyed the great benefit of his instructions concerning the matter. ❷ (姓氏) a surname: ~ 强 Yi Qiang Ⅱ (有益的) beneficial Ⅲ (增加) increase: 延年 ~ 寿 prolong life Ⅳ (更加) all the more; increasingly: 多多 ~ 善 the more the better ◆益虫 beneficial insect; useful insects; 益处 benefit; profit; good; advantage; 益发 increasingly; all the more; 益母草 {中药} motherwort; leenurus heterophyllus; 益鸟 beneficial bird; useful birds; 益兽 useful animals; 益友 friend and mentor 益Yi(gain) 益yìnourish;replenish; boost; invigorate 益一作伯益,或作后翳、柏翳、名大费,嬴姓,秦的始祖。尧舜时期,佐禹治水有功,佐舜调训鸟兽,鸟兽多驯服。舜赐姓嬴氏。皋陶卒,禹举以为继承人。禹卒,益效法禹、舜避禹之子启,而居箕山之阳。诸侯(各部落首领)都去支持启,益失天下。《竹书纪年》说“益干启位,启杀之”。 益yì ❷ 获益匪浅|精益求精|受益非浅|欲益反损|转益多师
❸ 多多益善|救焚益薪|老当益壮|老而益壮|良师益友|相得益彰|延年益寿|延寿益年
❹ 大有裨益|集思广益|既得利益|开卷有益|徒劳无益|展卷有益|斟酌损益
益益,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篆作 。 甲骨文前四字形象水自皿中溢出,“水” 與 “皿” 連體。第四字形爲金文所承,從構形角度看,已形成 “八” 字形和 “皿” 上下兩個部件。“八”字形不易看出水形,故小篆改作横置之“水”。第五字形从水从皿,成爲左右結構,可以視爲後世 “溢” 字的雛形。諸體皆可明顯看出是 “溢” 的初文。“益” 用作增益之義後,乃别造“溢”字以表示本義。卜辭或爲用牲法。銘文或用作計量單位,則通 “鎰”。又通 “謚”。提示: 甲骨文前三個字形或認爲當釋“血”,金文第二、三字形或認爲从八从血。 楚簡帛文作  ,沿襲古體,假 “益”爲 “鎰”,而增益之 “益”作 , 又實爲 “嗌”字。《説文》記 “嗌”字古文作“𠍳”。秦簡牘文作 ,从水从皿,後世承之。古隸典型。提示: 注意從 “皿” 字字形的變化可見今文字字形的形成過程。 益yì (甲) (篆) 可分解为水(横置)、皿。甲骨文为会意字,水多,漫溢出来,是“溢”本字,作声符生成的字有:yì 溢(溢美之词) 缢(自缢) 镒(古代的重量单位) 鹢(古书上说的水鸟) 螠(海底泥沙中的小虫) ài 隘(狭隘) 相关链接 “隘”或作“阸”,属形声字;《玉篇》、《集韵》属会意字,左有高山,右有洪水,是险隘之处;《海篇》作“𨽈”(gài),左边是“阝”右边是“蓋”,讹变为“益”。
241.趣談“益”字益, 甲骨文像杯子裏水已裝滿,借爲利益字,加“水”返還。
益 甲骨文; 金文; 篆yì[水(意符)+皿(器皿,意符) →益(《説文》:“益,饒也。從水、皿,皿益之意也。”益,“溢”本字。水滿出器皿,借爲增加〈增益〉〈有益〉,更加〈精益求精〉。)] 《詩經·小雅·天保》:“俾爾多益,以莫不庶。”(使你多得益,無處不富裕。) 《論語·季氏》:“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使人受益的有三種朋友,使人受損的也有三種朋友。) [唐] 孟浩然《秦中感秋寄遠上人》:“日夕凉風至,聞蟬但益(更加)悲。” 益 yì(10画)
  【提示】 , 5画, 起笔是点,第二笔是撇, 横下是 ;旧字形横的上下均作 。皿,5画,第四笔宋体是竖,楷体是撇。 *益yì10画 皿部 (1) 增加: 增~|损~|延年~寿。 (2) 利益;好处: 公~|权~|受~。 (3) 有益的;有好处的: ~友|~鸟|~虫。 (4) 副词。更加: ~发|精~求精|老当~壮。 益 ☚ 盉 盈 ☛ 益yì甲骨文以来的会意字。从水(横写),下从皿。象水满形。是溢的本字。有增加义。如:进益|延年益寿。引申为利,有好处。如:益处|益虫。组词如:利益。又引申为更。如:日益壮大|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益★常◎常
yì表意,甲骨文、金文、小篆象器皿中水满而溢出之形,隶定为“益”。本义表示溢出(是“溢”的本字),引申为增加、好处、有好处的、副词(相当于“更加”)等。 【辨析】 ❶以“益”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yì:溢、缢、嗌、镒∣shì:谥∣ài:隘。 ❷益/溢/盈 见506页“盈”。益 (yì)水在皿上,增益之意也。 【按】益,甲骨文作 、 ,象器皿中裝滿水外溢之形,是“溢”的初文。 益 ☚ 省 𧰲 ☛ 000004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