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俄狄浦斯情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俄狄浦斯情结

精神分析学用语,原文为Oedipus complex,亦称“俄狄浦斯情意综”、“恋母情结”。

指儿童潜意识中存在的一种恋母忌父的复合心态。弗洛伊德提出的这个介于心理学、精神病学和文艺学之间的专门术语,源于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

这部悲剧取材于古希腊神话,忒拜王子俄狄浦斯无意中杀死了自己的国王父亲,登上王位,娶母为妻。弗洛伊德据此将儿子对父亲的遗恨和对母亲的性爱这种心理倾向称为“俄狄浦斯情结”。

在弗洛伊德看来,恋母情结得不到妥善解决,则会导致各种神经症和精神变态。上述观点成为他精神病理分析的重要理论依据。

尽管弗洛伊德的这种观点由于缺乏科学依据而受到许多人的批评,他本人也认为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但是,恋母情结说,仍是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艺术创作的根源。

他在《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这篇被誉为西方精神分析批评的基石的论文中指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圣安妮夫人和孩子》等作品,都是在画家幼儿期形成的恋母情结驱使下的产物。同时,弗洛伊德还认为,读者和观众欣赏文艺作品,之所以能从其中产生共鸣,也是因为作品引发了深藏于他们无意识中的幼儿期的欲望。观众之所以为俄狄浦斯的命运深深感动,实际上是每个人都感到它仿佛是自己的命运,为自己的命运动情,使自己的本能欲望得以宣泄。弗洛伊德把“俄狄浦斯”的胚芽追溯于原始时代,将其视为对原罪的负罪感的觉醒。

他断言俄狄浦斯对其母的乱伦关系,揭示了儿子对母亲性爱造成的一种人类永恒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理论对西方现代文艺批评,对西方现代派作家影响极大,他们越来越著力挖掘潜藏于无意识中深处的邪恶冲动,在他们笔下,越来越普遍地出现了一些被自己内心一种身不由己的力量推向无休止的自我折磨和自我毁灭的人物。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