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皮下注射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皮下注射法

皮下注射法

是将药液注入到疏松的皮下组织内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比口服吸收快。常用的注射部位有上臂外侧上1/3处,大腿内侧、下腹部等,注射时使用的是经过消毒灭菌的或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注射器和针头各部的名称(图2—2—5)。注射前应先洗净双手戴口罩准备药物,一般注射药贮存在安瓿或密封的药瓶中(图2—2—6)。吸取安瓿药液的方法是先用手指轻轻弹下安瓿尖端的药液,用消毒灭菌棉签蘸75%酒精擦拭安瓿颈部,用砂轮在颈部锯一痕,大而粗的安瓿需锯一圈,再用酒精棉签擦去屑沫,用棉块垫着安瓿颈部掰开。左手中指食指夹住安瓿,右手持注射器吸取药液,针头斜面向下插入安瓿,不可触及安瓿的外部,左手拇指和四指固定在注射器前端,右手抽动注射器活塞柄吸取药液于注射器内。吸取密封瓶药液时应先将铝盖中心取下,用75%酒精棉签消毒皮塞,如瓶内为液体,要先在注射器里吸取等量空气,从橡皮塞中央垂直刺入,将气体注入瓶中,把药瓶倒置吸取药液(图2—2—7)。吸取药液时应顶住活塞,以免瓶内压力过大将活塞推出。 瓶内为粉剂如青霉素、链霉素等时,应先把指定溶媒吸入注射器,再注入药瓶中,使粉剂充分溶解后再次消毒瓶塞同上法吸取药液。注射的步聚:
❶吸有药液的注射器针头斜面应向上,吸好药液后要及时注射不可触及针梗及活塞部位;
❷选择注射部位,避开局部有疤痕、硬结、炎症和有皮肤病的地方,长期注射应更换部位;
❸皮肤消毒先用棉签醮2.5%碘酒以进针点为中心,旋转式从中心向外涂擦直径约为5厘米的范围,待碘酒干后再用75%酒精棉签以同样方法脱碘;
❹左手拇食指将注射部位绷紧或捏起,右手持注射器以30°角快速进针,刺入皮下约1厘米,左手将药液推入,拔出针头用棉签或棉块轻压针眼片刻(图2—2—8)。


图2—2—5 注射器和针头的构造


图2—2—6 注射药液瓶


图2—2—7 吸药法


图2—2—8

☚ 血压的测量   肌内注射法 ☛
皮下注射法

皮下注射法

将小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称为皮下注射法,常用于治疗和预防注射。为了减少疼痛,注射部位可选感觉神经较少之处,如上臂三角肌下缘或股外侧。注射方法为:局部用75%酒精消毒,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30°角(过瘦者,可捏起局部皮肤,角度酌减),迅速刺入皮下约1.5~2cm深,固定针栓,抽吸无回血,即可将药液注入。注毕,快速拔针,用干棉签按压针刺处。
皮下喷射法: 用皮下喷射器,借喷射器内压力将药液直接喷入皮下组织。作用同皮下注射,但无针刺痛,病人易于接受。用于大规模预防注射较方便。皮下喷射器由金属制成,可耐强压,前端有微孔排药液,内有弹簧控制撞针,已压缩的弹簧被放松时,压迫撞针,产生高压使药液从微孔喷出。使用此喷射器的缺点是: 注射时稍一滑动喷射头,药液可象刀刃一样割破病人皮肤,且注入药液的深度亦无从估计。目前国内生产的喷射器只供皮下注射用。使用时先消毒有关零件,转动剂量调节螺丝,调整剂量,摇手柄使弹簧完全压缩,消毒皮肤。将喷射头紧贴皮肤,揿动板机,喷出药液,约一秒钟喷完,停一秒钟,确保药液全部喷完,再取下喷射器。如零件消毒一次后未污染,可连续使用一天。必须注意在喷射前,用手指捏进液橡胶管,以排除喷射头及进液管道上的气泡。试喷一次,如喷射药液呈线状、有力,方可使用。使用完毕,放松弹簧,以利保养;并用清水冲洗,以免药液凝固,堵塞孔道。

☚ 皮内注射法   肌内注射法 ☛
0001029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