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皇朝藩部要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皇朝藩部要略 边域历史、地理专著。二十一卷。清祁韵士撰。成书于乾隆末年。 祁韵士,字谐庭,一字鹤皋,寿阳人,生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卒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乾隆四十三年进士,任国史馆纂修。祁韵士自幼喜好历史,对于疆域山川形胜、古人爵里名氏等等极为稔熟。曾奉旨撰写《蒙古王公表传》,见蒙古地区抄送中央政府的各种档册杂乱无章,便爬罗梳剔,反复校阅核对,撰成《皇朝藩部要略》。所著另有《西陲要略》、《西陲总统事略》、《西域释地》、《万里行程记》、《已庚编》、《书史辑要》、《珥笔集》、《西陲百韵》、《访山随笔》、《袖爽轩文集》、《覆瓿诗集》、《濛池行稿》等。 本书着重叙述了清代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包括归附、叛服、封爵等内容。祁韵士在撰写该书时,以内阁大库所藏《清实录》红本为准,参阅皇舆全图所标出的山水地名以考察边疆各地区的地界方向,用理藩院所存的谱系以订正关于各王公贵族源流支派方面的讹误,因此该书的内容一般都言之有据,材料确凿。祁韵士采取编年体与纪传体相结合的办法,记事系按岁月先后,分部叙述则是纪传体写法。本书分为内蒙古要略(一、二、三)、外蒙古喀尔喀部要略(一——六)、厄鲁特部要略(一——五)、回部要略(一、二)、西藏要略(一、二),此外还附有皇朝藩部世系表四卷。当然,由于作者所处时代的局限,该书对少数民族的态度和观点仍未能超出儒家传统思想的窠臼。 该书对于研究我国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和地理颇有参考价值,在清代学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代学者李兆洛读了这本书后,称赞说:“如读邃皇之书,睹鸿蒙开辟之规模焉,乌可不令承学之士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了然于天人之故哉。”这绝非过誉之辞。《皇朝藩部要略》不仅为当时人所推重,而且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学者经常引用其中的材料。 该书有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刊本和光绪十年(1884年)浙江书局重印本。一九六五年,台湾文海出版社根据光绪十年的浙江书局重印本加以影印,收入《中国边疆丛书》第一辑,分一、二册。 皇朝藩部要略书名。祁韵士(1751—1815,山西寿阳人,汉族,字鹤皋,别号筠渌)撰。十八卷,表四卷。仿照《通鉴》编年体例,归纳、综合文献资料,分内蒙、喀尔喀、厄鲁特、回部、西藏五个部分。对清代蒙古等诸部的建置、封袭、世系、事件记载颇为详细。是研究清代民族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书成后,未刻,到道光年间才刻印。 皇朝藩部要略书名。18卷,表4卷。乾隆年间祁韵士撰。以编年体整理之文献资料,分内蒙、喀尔喀、厄鲁特、回部、西藏5个部分。对清代蒙古诸部之建置、封袭、世系、事件记载较详细。对研究满族统治者所采取之民族政策及满族与兄弟民族之关系有一定参考价值。 皇朝藩部要略 皇朝藩部要略清西北边疆民族史著。十八卷,另表四卷。清祁韵士编撰。祁韵士(1751—1815),字谐庭、鹤皋。山西寿阳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四十七年,以国史馆纂修,奉旨编撰《蒙古王公表传》,博稽档册,考核史实,于内外蒙古、回部及西藏各部王公事迹,一一列传记之。书成,擢右中允。旋改户部主事,迁郎中。嘉庆六年(1801)充宝泉局监督。十年,因局库亏铜案遣戍伊犁。在新疆奉将军松筠命,草创《伊犁总统事略》。并据实地考察所得,参以史乘,别为《西域释地》、《西陲要略》二书,考古证今,述新疆山川城池沿革、各种军政设施和少数民族源流风俗。赦还后,以讲学著述终老。其史地之学,以“穷源溯流,荟萃贯串,能擥其巨,实经世可施用”(《程侍郎遗集》卷八),为时所称。 ☚ 扬州画舫录 西夏书事 ☛ 皇朝藩部要略十八卷,附表四卷。清祁韵士撰。祁韵士 (1751—1815年),字鹤皋,山西寿阳人,清代著名学者。乾隆四十三年 (1728年)进士,授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累官户部郎中。坐事戍伊犁。不久赦还。撰有《外藩蒙古王公表传》、《西域释地》、《西陲要略》、《万里行程记》、《己庚编》、《书史辑要》等。《皇朝藩部要略》原为祁韵士为外藩蒙古表传所搜集的资料及该书底稿,道光年间,由其子祁隽藻携至江苏,经李兆洛、宋景昌、毛岳生等著名学者整理编次,且由张穆校补讹脱,成书十八卷,又补表四卷,凡二十二卷,题曰藩部要略。此书兼采纪传、编年体史书之长,以各部王公归服之先后、叛服之始终、封爵之次弟为经,以各部王公传记为纬,排列史实,计内蒙古二卷、外蒙喀尔喀六卷,额鲁特六卷,回部二卷,西藏二卷。详细列举了清代自太祖至乾嘉年间,汉、蒙、回民族交往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兼及西北各省风俗、地理、物产、民情。此书初刊于道光二十五年 (1845年),书首有李兆洛序,书末有祁隽藻跋。并由何绍基篆首。 皇朝藩部要略书名。简称《藩部要略》。清祁韵士撰。约成书于嘉庆(1796—1820)至道光(1821—1850)年间。全书18卷。分内蒙古要略、外蒙古喀尔喀部要略、厄鲁特要略、回部要略、皇朝藩部世系表诸门。书以年、月、日编次,条其归附先后,叛服始末,封爵次第,然后分标各“藩部”事迹。其中尤以“外蒙古喀尔喀部要略”、“厄鲁特要略”两部分叙述最详,材料最丰富,每编俱6卷,各占全书三分之一。因作者曾充国史馆纂修,总纂《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涉猎大量宫廷档案。内容联贯,考析精细,论说允当。是研究清代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历史的重要史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