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伊斯兰教教育形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伊斯兰教教育形成 印度中世纪的大部分时期为穆斯林时期。在阿拉伯人占领印度信德(712)后的300年中,伊斯兰教以和平方式开始传入这一地区,到11世纪初阿富汗伽色尼王朝苏丹马茂德(Mahmud of Ghazni)入侵印度,伊斯兰教随著中亚征服者的刀剑传播于西北印度,而伊斯兰教教育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发展并开始占据统治地位。穆斯林所住之处建造了清真寺,而清真寺除了穆斯林做礼拜外,还是进行教学和识字活动的中心。此外,还专门建有附设于清真寺的麦克台卜(maktab,伊斯兰教小学)和作为高等学习机构的马德拉萨(madrasah,可意译为学院)。伊斯兰教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宣传伊斯兰教的原则、法律和社会习俗,使受教育者最终成为伊斯兰教徒。伊斯兰教的主要教育机构是麦克台卜和马德拉萨。麦克台卜的主要任务是向男孩传授作为一个穆斯林必须记诵的《古兰经》的主要内容,读、写和简单的计算也是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孩子们在完成阿拉伯文本的学习外,还要学习波斯语和波斯语文本的材料,学习伊斯兰教祖穆罕默德的生平故事以及有关写信谈话艺术的知识。读毕麦克台卜的学生升入马德拉萨继续学习。这时的教育包括宗教和世俗两部分:宗教教育主要仍是《古兰经》、教祖穆罕默德、伊斯兰法律和伊斯兰历史;世俗教育包括阿拉伯文学、阿拉伯语语法、阿拉伯历史和哲学、数学、地理学、经济学、希腊语、占星术和农业等。 伊斯兰教教育在印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印度伊斯兰教教育在穆斯林几百年的统治下发展极为深入,印度20世纪初的一项统计表明,1912年印度仍有1446所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学校以及8288所古兰经学校(即麦克台卜)。英国殖民统治者在其占领印度前期创办的高等学校首先就是马德拉萨,如近代印度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就是由孟加拉总督黑斯廷斯(W.Histings)于1781年创办的加尔各答马德拉萨,其教学仍依据伊斯兰教的原则进行,授课语言为阿拉伯语,教学科目首先包括的是古兰经神学,此外还有自然哲学、法学、几何学、算术、逻辑和语法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