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电击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电击伤electric injury

系指电流通过人体而引起的损伤而言。多因在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意外触电而致,亦可由自杀或他伤而引起。损伤程度与电压大小、电流强弱及触电时间长短有关。临床表现:轻者可局部或通电径路发麻、头晕;重者可发生休克、心室纤颤、心跳骤停等;通过人体的电流有较小的出入口,同时可伤及内脏;治疗:立即脱离电源,心脏骤停或休克者应行人工心脏按摩,或其他仪器治疗。

电击伤

电击伤

自然界雷电或工业上的高电压、超高电压电场经空气介质造成电流通过人体所产生的物理效应可发生电击伤。效应程度取决于电源量、频率、电压、交直流性质、通电时间、接地情况、衣着通电特性等。皮肤电阻干燥时可达1万~6万Ω,潮湿时可仅1000Ω。两耳部位间电阻约100Ω,同侧手到脚约400~600Ω。交流电不到100V,有可能致死,直流电不到220V,很少致死。交流电在50~60Hz的影响比高频要大。电压高低造成损害程度难预料,11000V仅轻微损害,而40V却可发生死亡。电压的重要性在于影响通过的电流量,电压越高,通过电流量越大越危险。电休克效应的严重程度取决于通过的电流压和途径。电流量1~15mA属安全值,超过此值就不安全。最低引起刺麻感觉的电流称反应电流,常为0.25~0.5mA。8~15mA触电引起局部疼痛但患者可以主动摆脱,在触电后可摆脱的最高电流量称摆脱电流,男性约在15mA,女性约在10.5mA。15~20mA电流使局部疼痛外还引起局部肌肉强直性收缩失去控制而无法摆脱触电危险。一般在20~75mA就产生严重肌肉痉挛,100~200mA就有发生心室颤动、心脏停搏的危险。超过200mA时除发生严重电灼伤外可发生胸廓肌抽痉、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而死亡。通地距离越近反应越轻,如下肢反应就比上肢要轻。通过两手的最大安全量,直流电在男性为62mA,女性为41mA,交流电在男性为9mA,女性为6mA。电流通过两手造成颈脊髓损伤,通过二下肢可造成腰脊髓损伤,通过心肺可使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搏。良好导体组织如神经、肌肉、血液易发生电流灼伤。电阻较大组织如皮肤和皮下组织易发生烧伤。轻度电休克表现为局部刺麻,肌肉抽动,神志常保持清楚。稍重电休克可有头痛、视幻觉、短暂昏厥,一般在24小时后恢复,并无后遗症。严重电休克造成呼吸停止、心脏停搏或直接影响脑活命中枢均可发生神志昏迷、全身抽搐而死亡。电休克最主要危险是心脏和神经功能障碍。有的电休克程度并不严重,心电图出现短暂异常,虽经数小时或数天后基本消失,仍要警惕有突然发生心脏意外的可能。至于延迟出现进行性神经损害极为少见。由电休克造成的脑脊髓损害引起的瘫痪或精神症状痊愈机会不大。电休克引起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窒息、呼吸中枢麻痹、心室颤动。治疗应立即切断电源。如呼吸停止,即行人工呼吸。如必要还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能在触电后3分钟内进行急救对抢救成功至关紧要。触电后呼吸、心跳停止与其他病不同,个别患者经过数小时抢救后呼吸心跳恢复者也有。其他还宜采用抗休克、支持等治疗措施。

☚ 高山病   淹溺 ☛

电击伤

电击伤

电击伤是人体直接接触电流,电流通过人体造成的损伤。常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入口及出口。高压电弧烧伤及电引起的火焰烧伤均可造成深度烧伤,前者因温度极高(约2500℃),后者因病人电击后短暂时间昏迷,以致较长时间的被火焰烧伤,但不属于本条目介绍范围。电击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电压、电流强度、电流种类、电流径路、接触点电阻及接触时间。电流通过人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强度的平方、组织电阻及接触时间成正比。
电阻越大,电能转化成的热能也大,烧伤也越严重。表皮层不含血管,干燥时电阻可高达105Ω/cm2,足趾及手掌部位表皮角质层尤厚,电阻也大。各种不同组织的电阻自小至大,依次排列为:神经、血管、肌肉、皮肤、肌腱、脂肪及骨胳。电流自皮肤入口进入人体后延着阻力最小的神经、血管通行,电流出口处也因组织电阻产生热能而烧伤。皮肤电阻越大,电流通过时局部烧伤愈严重;皮肤电阻小,电流通过时局部烧伤愈轻,但造成的全身损害却愈严重。
病理特点
❶体表(皮肤)烧伤范围小,而深部组织(肌肉)破坏,远较皮肤烧伤范围大。入口处的组织损伤往往比出口处严重,表现为皮肤炭化及其下之大片肌肉坏死。大量钠与水渗出潴留于皮下及坏死肌肉中,造成入口周围严重水肿。
❷由于身体作为一个容量导体,横断面小(如远端肢体)的部位,电流密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热量大于横断面大的部位,因而损伤也严重。深层组织散热较浅层慢,引起大片肌肉凝固性坏死。但其范围和平面很不均匀,如浅部肌束血运良好,而深部肌肉坏死,或同一肌束近端坏死而远端血运良好。即所谓“夹心坏死”现象。
❸血液电阻小,电流易经血管通过,可造成血管内膜及肌层的坏死。血管腔可扩大,或破裂出血;血管造影可见管腔呈不规则狭窄,甚至栓塞。栓塞可向近端延伸造成大片组织的继发性坏死。
❹电流通过神经,造成可逆性运动纤维损伤。如神经烧毁则引起永久性损害。后期的神经损伤,主要继发于血栓及神经周围组织的纤维性变。
❺电流通过头面部,特别是眼角周围,可并发单侧或双侧白内障及视神经萎缩。
治疗 急救: 切断电源。利用现场一切可利用的绝缘物,挑开或分离接触病人的电器或电线。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作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廓外心脏按摩。人工呼吸与心脏按摩需持续至病人清醒 (有时需6~8小时以上)。到达医院后立即作进一步的心脏呼吸复苏。
补液:由于电击伤的特点是皮肤烧伤轻,而有大量肌肉毁损,不但失液严重且坏死肌肉释出大量肌红蛋白。故需一面补液,一面应用溶质利尿剂,使休克期尿量达到每小时100ml左右,直到肌红蛋白基本上自肾脏清除为止。
早期深筋膜切开:深筋膜下大片肌肉坏死、水肿,可因张力增高而导致肢体组织的压迫性坏死。故当肢体极度肿胀、质地变硬,或未损伤部分末梢血循不良,进行性神经功能损害时,即应切开深筋膜。其皮肤切口往往需经入口处,作在正常皮肤上。
早期扩创:电击伤后,由于深层有大片肌肉坏死,引流不佳,易并发厌氧菌感染,除入院时应用大剂量青霉素预防外,应及早将坏死肌肉切除。
早期带蒂皮瓣或移行皮瓣修复: 原则上应在深部肌肉未感染前即行手术清创,切去所有坏死组织,然后移植带蒂皮瓣覆盖创面。如肢体远端血行尚可,而动脉造影显示管腔呈不规则的扩张及狭窄,表明此段血管行将栓塞,可在作带蒂皮瓣的同时,将该段血管切除并移植一段自体血管。如远端肢体未坏死,组织缺损严重,近端动、静脉血流正常,可作腹股沟皮瓣或肩胸皮瓣游离移植。

☚ 放射烧伤   炎症 ☛

电击伤

电击伤

电流通过人体后引起心脏和脑组织损害而致心搏、呼吸停止,称为电击伤。战时偶有发生。电流的热作用可造成体表烧伤; 肌肉强烈收缩可发生骨折或关节脱位。高处触电跌落还可并发其他损伤。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因电流性质、电压高低、电流强度、局部组织电阻、电流通过途径、接触时间及个体敏感度差异而不同。交流电比直流电伤害大,每秒60周的交流电可诱发室颤。电压以24V以下为安全,100~380V电压可导致室颤,更高的电压可引起呼吸中枢麻痹与局部严重灼伤。电流强度在25~80mA即可诱发心律失常或短暂心搏暂停,超出此范围亦可致室颤。皮肤潮湿时电阻可由4000Ω降至300Ω,若发生触电,通过的电流量亦随之增大。电流径路以通过脑与心脏最危险。电烧伤可有三种不同情况:电流经过体内时产生高温,常造成严重深度烧伤,由于电流在体内常沿电阻小的血管传导,因此,在距体表烧伤较远处的血管亦可发生栓塞,由电火花造成的热烧伤与衣服燃烧所致的烧伤,其损伤程度和范围差别很大。
急救时首先切断电源,如情况需要,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并兼顾其他损伤的处理。电烧伤全身治疗中抗休克输液量常较一般估计为多,由于深部广泛肌肉灼伤坏死,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尿可致肾功能损害,应使用利尿药与碱性药。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严密注意气性坏疽的发生。局部治疗同一般灼伤,肢体严重肿胀者可行筋膜切开减张,早期切除局部热灼伤坏死组织,坏死组织界限不清者,术后可用抗生素液湿敷,2~3天后根据坏死组织切除是否彻底和创面情况再决定进一步处理或植皮。远处血管栓塞者,注意防止突然破裂发生大出血,床旁备止血带以应急需。

☚ 人工呼吸   淹溺 ☛
0001704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