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计教育shengji jiaoyu
是以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知识和就业技能,减少社会失业为目的的教育。这项教育的创始人是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西德尼·马兰。生计教育自1971年提出后,在美国受到各州、各级学校的重视,许多州制订或通过了生计教育的法令,目前已有近50%的中学生接受生计教育。关于生计教育,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实际是贯穿小学、中学以至大专院校的所有年级。即使中途退学,也要接受维持生活技能的教育,换句话说就是职业前途教育。其特点有三:
❶综合性。强调要努力消除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鸿沟,使中学生既能就业,又能升学,使每个学生将形成对人对己的积极态度,“寻求一种促进自我发展和对社会有贡献的生活方式”,“教育青年从幼儿园起就要探索各种求生之道并学会转向一种职务所必需的技能”,“不但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具有劳动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普遍设置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进行预备教育的课程。
❷合作制。采取学校同企业签订合同、合作办学的方式,既省钱又使教学更结合实际,教学人员下厂、工厂人员进校合作教学。
❸工读制。采取工读交替的方式,如读书三个月,劳动三个月,再读书三个月,改变青少年既不赏识劳动价值,也缺乏职业准备和职业道德的面貌。
生计教育的模式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校内模式分三个阶段:
❶1~6年级为“职业了解”阶段,使所有儿童在活动中树立关于职业的总观念,培养职业意识。
❷7~10年级为“职业探索”阶段,推动学生熟悉职业的分类,分15个职业群,作尝试性选择。
❸11~12年级为职业抉择阶段,通过生计发展中心,选择以下三种类型课程之一集中专攻:其一,直接就业用各种技能课程,其二,学术性课程与职业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其三,升学用课程。校外模式,选择自己喜爱的工种,以工厂企业、社区为基础接受各种继续教育。
生计教育所以受到美国社会广泛欢迎,是由于它适应了70年代美国迫切要求治理失学、失业和社会骚动的需要,开始解决多年以来课程与劳动脱节、学校与社会脱节、教育与生活脱节的积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