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非国有经济
主要包括集体、个体私营、股份合作及“三资”企业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非国有经济依靠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面向市场、自我发展的灵活经营机制,发挥资源优势,组织社会闲散劳力、技术、设备等, 从事建筑、农副产品加工、传统工艺品和日用品生产,形成了多门类、多行业、多产品的综合经济体系, 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997年, 甘肃非国有经济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9.16%增加到29.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由0.43%提高到29. 6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提高到74%。通过10多年的发展证明,非国有经济已在我省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国有经济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可以顺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推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二是增加就业机会,成为稳定社会、拓宽就业的重要渠道;三是繁荣城乡市场,加快流通体制向更高层次发展;四是提供不断增长的财源,增强省、地、县经济实力;五是通过激励竞争机制,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