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种子检验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种子检验seed inspection and testing利用感官或仪器测定等方法对作物种子(包括其他播种材料)进行质量鉴定的过程。种子检验是良种繁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种子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关键措施。目的在于准确地测定种子的品种品质和播种品质,为分级定价、安全贮运和生产应用提供依据。 蔬菜种子检验单位及平均样品重量表
检验 分为田间检验和室内检验两部分 (见图)。 种子检验程序图 田间检验在待检种子试种田块中进行。植株样本一般按单一对角线、交叉对角线或棋盘式多点法取得。原种检验取样数应比生产用种增加。室内检验的种子样品多用适于不同作物、不同堆装方式和储运条件的相应扦样器完成。品种品质检验 是指对种子真实性和品种纯度的测定。首先查明待检种子与所提供的种、变种、品种名称是否一致; 然后检验品种混杂程度。品种纯度用本品种种子数 (或植株数)占供试样品的百分率表示。检验方法以田间检验为主,田间与室内密切结合。纯度检验要以品种稳定的重要质量性状为主要依据,同时与该品种标准对照进行比较,明确其数量性状的差异。必要时也可在人工控制光照、温度、湿度和养分的环境中进行。检验要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全过程中分次进行,但以品种主要性状充分表现的产品器官商品成熟期为主。田间检验除测定品种纯度外,还应重视留种地、制种地隔离条件、亲本配置与花期相遇情况等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室内检测可用已知的该品种典型种子与供检样品作形态学和解剖学的比较。 同时,蔬菜不同种、变种及品种间种子生理生化的某些差异,常可作为种子鉴定的依据。芸薹属不同蔬菜种子对氢氧化钠溶液就有不同的颜色反应; 豆类、瓜类不同种的种子对紫外光会产生不同颜色的荧光或磷光反应。此外,有些苗期标志性状明显的品种,也可通过发芽试验或苗期观察检验其纯度。 播种品质检验 是指对种子净度、千粒重、发芽率与发芽势、以及含水量等项目的测定。❶净度: 以完好种子占供检样品重量的百分率表示。 ❷千粒重:为1 000粒风干种子的重量。在净度检验后,用完好种子测定。实测千粒重因种子含水率而有差异,为了便于比较,可换算为规定水分千粒重或绝对千粒重。公式如下: 规定水分千粒重=实测千粒重 ❸发芽力: 通常用发芽势和发芽率度量。以发芽试验初期和终期两个规定时间内发芽成苗的种子分别占总种子数的百分率表示。它是确定种子使用价值和估计田间出苗率的主要依据。发芽试验,需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除保证所需的水分、氧气和温度条件外,许多蔬菜作物的种子发芽,还对光照有特殊的要求:有的需光,有的忌光(需暗),有的需要光暗交替。试验统计中须区分发芽成苗正常,发芽成苗缺陷,畸形,不发芽(硬实种子或休眠种子)以及死种子,保证检验结果正确。发芽床选用吸水保水性好、无毒无病的材料,如滤纸、纱布、脱脂棉、毛巾、石英砂、𥒓石或灭菌土等。常用的发芽箱有电热恒温或自动控温调湿发芽箱。国际检验规程对各种蔬菜种子发芽试验技术标准均有相应规定。对某些休眠种子或短期内难以完成发芽试验的种子,也可用化学测定的方法检验其生活力。目前四唑测定法已列入国际检验规程,其他如靛红染色法也被不少检验室采用。 ❹含水率:种子水分占试样重量的百分率。它是种子安全贮运的重要内因。水分测定掌握的温度以把种子中水分全部排除,但不排出其他挥发性物质或不发生生物化学变化而改变其重量为准。通常采用130℃,40~60分钟的快速法,或105℃,12~16小时的恒重法。常用检验设备有: 电热干燥箱、隧道式水分测定器、红外线快速水分测定器和电子水分测定仪等。 检验容许差距 同一项目两次检验结果相差限度的容许值。国际检验规程对每项检验都有相应的容许差距规定。 签证 报告检验结果的文书凭据,供作种子调拨、交易和使用的依据。签证由种子检验管理部门签发。 种子检验seedinspectionofornamentalplants对观赏植物种子品质进行系统检测和鉴定的技术措施。在观赏植物种子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实际应用过程中,种子检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据此可对种子的品质及其在生产中的使用价值等,作出正确而合理的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种子工作非常重视。国家标准总局相继发布了《林木种子检验方法(GB 2772—81)》和《林木种子(GB7908—87)》等项规定。在国际上,最早的《国际种子检验规程》是1931年在荷兰召开第6届国际种子检验会议上通过的。以后,曾进行过多次补充和修改。较新的《1985国际种子检验规程》,是1983年在加拿大召开第20届国际种子检验会议上通过的,自1985年7月1日起生效。其中明确规定了农业、园艺、乔灌木、花卉、牧草和药用植物等类种子,关于扦样、净度分析、发芽试验、生活力的生物化学测定、种子健康测定、种及栽培品种的鉴定、水分测定、重量测定和包衣种子检验等项检验的具体内容、程序和方法。常规的种子检验项目,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纯净种子包括完整的发育正常的种子,不能识别的空粒或虽已破口但仍具发芽力的种子。废种子包括能识别的空粒、腐坏粒和能识别的严重损伤、无种皮的丧失发芽能力的种子。夹杂物包括不属于被检验对象的其他种子、果皮、种翅、种子碎片、土块和其他杂质。以上三部分重量之和与测定样品原重之差,不得超过容许范围。 种子千粒重 气干状态下送检样品1000粒纯净种子的重量(g),是计算播种量的重要依据之一。在一般情况下,种子千粒重的数值大,表明种子质量好。 测定种子千粒重,通常用百粒法,即从纯净的种子中随机地取100粒为一组,共8组,分别称重后计算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如变异系数不超过规定的数值,则以8组平均数乘10,即为该批种子的千粒重。否则,应按规定重做。对于种粒极不均匀的种子,则应用千粒法。种粒特大的种子,习惯上用每kg种子的粒数,来表示种子的重量。 种子含水量 指种子所含水分重量占种子重量的百分率。测定种子含水量的目的,是为了安全合理地贮藏和调运种子提供理论依据。 常用的测定方法是105℃恒重法。即从送检样品中,随机地抽取规定重量的测定样品。种粒大的应切开或打碎,在105℃烘箱中烘至恒重后,依下式计算种子含水量。 也可用130℃高温快速法,高含水量的种子可用二次烘干法。重复测定两次,两次测定结果的误差,不应超过0.5%(国际种子检验规程规定为0.2%);两次测得结果的算术平均数,即为该种子批的种子含水量。如不符合要求,应予重做。还可采用红外线水分速测仪等法来快速测定种子含水量,但其测定结果需与105℃恒温法相对照。 种子发芽测定 在充分满足种子发芽环境条件的情况下,测定种子的发芽力,并由此确定种子的使用价值和确定播种量。 为了获得可靠的结果并使之具有重演性,多在能控制发芽条件的实验室内培养箱或光照发芽器内进行,水、温度、通气、光照等均按规定予以满足。发芽测定所需样品,系由纯净种子中随机提取。每组100粒,共4组。种粒大的,可取50或25粒作为一次重复;对于较小粒种子,则用重量发芽法,即以0.1~0.25g为一次重复。每个重复分别放在一个有编号的器皿内,种粒间保持一定距离,定期观察记载,拣出正常发芽和腐坏种粒。在规定的时间内正常发芽的种粒与供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为发芽率,特小粒种子的发芽率,用单位重量(g)的供试种子中的正常发芽粒数表示。当4个重复间的差异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则以其算术平均数作为该种子批的发芽率。通常还将发芽中、前期正常发芽的种子数进行统计,特称为发芽势。 休眠的种子可用四唑(C19H15N4Cl)法或靛蓝〔C16H8N2O2(SO3)2Na2〕法测定并鉴别种子潜在的发芽力。此外,还可用离体胚培养法、碘化钾法、硒盐法等,对观赏植物的种子进行检验。 种子检验用仪器或感官鉴别种子品质的方法。又称种子品质鉴定。1869年德国的F·诺伯(Nobbe)创办了第1个种子检验实验室。1906年首次召开国际种子检验会议。1924年成立国际种子检验协会。1931年首次颁布《国际种子检验规程》。中国种子检验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1982~1983年颁布了《林木种子检验规程》、《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牧草种子检验规程》,1983年成立了林木种子检验中心,检验内容包括品种品质检验和播种品质检验2个方面。主要有种子真实性、品种纯度、净度、发芽力、水分、千粒重及种子健康状况等72项。 种子检验检查种子的品种品质和播种品质的技术措施。 种子检验又称“种子鉴定”。参见“农业”中的“种子检验”。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