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瓣蕊唐松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瓣蕊唐松草meadowrueThalictrumpetaloideum,毛茛科唐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染色体数2n=2x=14。茎高20~50cm。叶3~4回三出复叶,蓝灰色;小叶倒卵形、近圆形或菱形,3浅裂或深裂,裂片卵形或倒卵形,全缘。复单歧聚伞花序,伞房状,花梗长0.5~2.8cm,花径1~2cm,萼片4、白色、卵形,早落。无花瓣,雄蕊多数,花丝倒披针形。瘦果卵形,纵肋明显,宿存花柱长约1mm。花期5~7月,果熟期9月。分布在中国四川、青海、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河北、内蒙古和东北等地,朝鲜半岛、蒙古、西伯利亚也有。生于山坡草地。植株健壮、耐寒,喜阳也耐半阴;喜湿润肥沃而又排水良好的土壤。播种或分根繁殖,春、秋季均可,以秋季为好。播种后约半月出苗,当年生长缓慢,翌年或第3年开花。早春切取有茎芽的根分栽,当年可开花。定植株行距20~30cm。春季萌芽前,追施有机肥可使枝叶生长繁茂。瓣蕊唐松草枝叶舒展,覆以白霜,细腻雅致。花小繁密,花萼、花丝下垂披散,风度飘逸,适宜野生花卉园或自然风景园丛植点缀,也可用于岩石园。可盆栽观赏或作切叶。根含小檗碱,可药用。 同属植物约100种,分布在北温带,观赏栽培的种类甚多。唐松草(T.aquilegifolium ),别名白蓬草。株高可达1.5m,羽状小叶蓝灰色,有光泽。花序多分枝,花径约1cm,萼片象牙白色或带紫色,花丝顶端膨大,花期5~7月。原产欧洲,中国东部与北部有分布。生于山地草甸、阴坡岩石缝中。喜潮湿土壤,能耐-25℃低温。云南唐松草(T.dipterocarpum),别名偏翅唐松草。株高可达2m。茎下部及中部叶3~4回羽状复叶,长达50cm。花序圆锥状,长15~30cm,花下垂,径1~1.5cm。原产中国西南部,生于高山草甸灌丛,喜冷凉气候,能耐-15℃低温。黄花唐松草(T.flavum),株高1.2~1.5m。叶2~3回羽裂,花期7~8月。原产西班牙、葡萄牙和北非,生于湿草甸与溪旁,要求肥沃、潮湿、空旷环境。用于多年生花境与野趣园。华东唐松草(T.fortunei),茎高20~60cm。2~3回三出复叶,小叶宽倒卵形或近圆形,单歧聚伞花序,生于茎顶。分布于中国江西、浙江、江苏和安徽等地,生于海拔100~1500m林下或阴湿处。 瓣蕊唐松草多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叶片长5—15厘米,小叶草质,顶生小叶倒卵形,宽倒卵形。花序伞房状,有少数或多数花。花期6—7月,果期7—8月。产精河、新源、昭苏等地。根入药,治黄疸型肝炎、腹泻、痢疾、渗出性皮炎等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