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瑞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瑞典Sweden国名。中国清朝史籍称绥亦咕国。在今北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其名源于中世纪时南部地区的斯维亚国。公元前1万年以前,欧洲狩猎者即迁徙至此。公元前1500年左右与多瑙河流域有贸易往来。公元前400~公元400年发展对罗马贸易。11世纪开始立国。1397年起受丹麦控制,1523年独立为瑞典王国。17世纪为北欧强国。1814~1905年曾同挪威结成瑞挪联盟。两次世界大战时均宣布中立。首都斯德哥尔摩。 高本汉 ☚ 依德马 高本汉 ☛ 瑞典ruì diǎn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的一个国家。[英] Sweden。1838年裨治文《美理哥合省国志略》:“明天启四年间,大尼国人始至新遮些寄寓,其后英吉利、荷兰、瑞典等国人渐至。” 瑞典北欧国家。全称瑞典王国。1523年独立。国土面积449964km2,人口885.5万(1998年底)。首都斯德哥尔摩。1950年5月9日与中国建交。国土地形狭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是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东坡,南部及沿海多为低地。最高点凯布讷山,海拔2117m。湖泊约10万多个。约占全国总面积的8%。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南部属温带阔叶林气候。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平均气温1月北部-16℃,南部-0.7℃;7月北部14.2℃,南部17.2℃。年降水量400~600mm。是经济发达国家。在木材、造纸、电力、冶金和机械等领域有一定特长。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17390亿克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65万克朗。1997年汇率:1美元=7.63瑞典克朗。工业发达,1997年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2%,从业人员127万人。1997年农业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2%。其中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11.5万人,约占总就业人数的2.9%。农产品自给率达80%以上。1997年铁路总长10897km,客运量1.14亿人次,货运量5700万t。1997年公路总长21万km,其中高速公路1350km。货运量2.77亿t。1996年有商船436艘,总吨位294万t,货运量1.4亿t。内河航线640km。瑞典有北欧航空公司(瑞、丹、挪三国共有)3/7的股份。1997年客运量121亿人·km,货运量20万t。实行9年一贯制义务免费教育。1996/1997年度小学在校学生95.9万,高中在校学生31.3万。全国有各类高校43所,其中综合性大学7所,在校学生30.2万人。瑞典2005年2月人口901.4万。国庆日6月6日。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5429亿克朗。经济增长率3.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82231克朗。2005年2月通货膨胀率1.1%。失业率5.7%。2003年工业、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1%、2.0%、43.2%。 瑞典Sweden北欧国家。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南部。西接挪威,东北同芬兰接壤,东滨波的尼亚湾,东南濒波罗的海,西南隔厄勒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同丹麦相望。面积约449964平方公里。人口846万(1988年)。瑞典人占90%以上。说瑞典语。首都斯德哥尔摩。地势由西北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坡,向东南波的尼亚湾倾斜,南部为平原和丘陵。河流多由西北向东南平行注入波的尼亚湾。多瀑布,富水力。有维纳恩、梅拉伦和耶尔马伦等湖泊。最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北部冬冷夏凉。森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50%。铁矿储量丰富,品位高达60—65%。两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工业发达,采矿、冶金、机械、造船、汽车、纸浆造纸为主要部门。农业以乳用畜牧业占优势。海运发达。 瑞典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半部国家。位于欧洲北部,与丹麦同为波罗的海的咽喉国家。面积45万平方千米,人口855.9万(1990年),常备军6.3万人(1991年)。为欧洲委员会和北欧委员会成员国。1950年5月9日同中国建交。 高本汉 ☚ 卫礼贤 高本汉 ☛ 瑞典 瑞典全称瑞典王国。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西北部接挪威,东北接芬兰,西南临北海。面积449,964平方公里。人口838.2万 (1986年)。通用瑞典语。瑞典人占93%,其余为芬兰人、拉普人和南欧人等。基督教路德宗为国教。首都斯德哥尔摩。全国由北向南分为山区、低地湖区、较低高原区和农业平原区四个地形区。山区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中凯布讷山 (6,926英尺) 为最高山。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的50%。河湖众多,约有9.2万个湖泊,最大的维纳恩湖面积5,585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约塔、达尔和翁厄曼河。气候受西风和洋流影响,北部为平和的大陆性气候; 南部是较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北部平均气温2月—12.9℃,7月 12.8℃;南部分别为—0.7℃和17.2℃。年降水量450—1,000毫米,山地可达1,500毫米,冬天多雪。在瑞典北部,夏季中有6周太阳昼夜不落。矿藏有铁、铅、锌、铝、铀、金、银等。水力资源丰富。工业有机电、采矿、冶金、汽车、造纸、电子、化工等。农产品有燕麦、小麦、大麦、马铃薯、甜菜。畜牧业发达,饲养牛、羊、猪等。沿海有渔业。出口机电设备、钢材、汽车、船舶、电子和通讯设备和纸张等; 进口石油、煤、化工产品及食品。货币为克朗。公元11世纪形成统一王国,奥拉夫 ·舍特科农成为第一位接受基督教洗礼的国王。1157年兼并芬兰。1397年起为受丹麦控制的卡尔玛联盟成员。1523年重获独立。16—17世纪屡次向外扩张,曾建包括其他国家大片领土的瑞典波罗的海帝国。1718年战败,帝国衰落并逐渐解体。两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奉行不结盟政策。1950年5月9日同中国建交。 ☚ 瑞士 鼓山 ☛ 瑞典Sweden全称瑞典王国。北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达。其国土面积44.99万平方公里(1996年),人口900万人(1998年),首都斯德哥尔摩,货币名称瑞典克郎。是发达的资本主义中立国家。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约2281.1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合23 660美元。二次大战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20世纪60年代前5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5.5%,后5年为4%。进入70年代,速度减缓,前4年为3.5%,1975年开始下降为1%,1978年开始回升。1982年后政府推行“紧缩与扩张相结合”的“第三条道路”,1983年经济开始回升。1982~1988年间工业生产共增长24%,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6%,经济获持续稳定发展。工业发达,占国民生产总值35%,采矿、冶炼、机械制造、运输设备、汽车、制浆造纸、化工等是优势部门。石油依赖进口。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2%,畜牧业约占农业80%。农产品自给率达80%以上,粮、肉、蛋和奶制品自给有余。外贸额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1/2强。工业生产一半以上供出口,一些大公司的出口率达80%~90%,1979年军火出口占世界第7位。进口多为石油和石油产品,占进口总额24%左右。欧共体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是主要贸易伙伴。已正式提出加入欧共体的申请。1998年,其商品出口额为844.55亿美元,进口额为676.37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为2269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20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5 620美元,在世界排名第14位;其国际储备总额为154.57亿美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