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瑙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瑙鲁Nauru国名。在今太平洋西南部,赤道附近。全国为一椭圆形珊瑚岛。公元1888年沦为德国属地,正式命今名。1914年为澳大利亚占领。1920年成为英、澳、新西兰三国委任统治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日军占领。1947年后为澳大利亚管辖的联合国托管地。1968年瑙鲁共和国宣布独立。英联邦特殊成员国。首都亚伦。 瑙鲁太平洋中西部岛国。全称瑙鲁共和国。1968年独立。位于密克罗尼西亚岛群南端,地处166°56′E和0°32′S处。国境为一珊瑚小岛,岛长6km,宽4km,最高点海拔70m。国土面积21.1km2(陆地面积)。人口1.07万(1998)。该国不设首都。行政管理中心设在亚伦区。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气温28℃,年均降水量2000mm以上。全境无河流,缺乏淡水。主要经济支柱是开采和出口磷酸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南太平洋地区居首位。农产品短缺,食品和饮用水靠进口。为改善单一经济和将来磷矿枯竭后准备出路,瑙鲁在国外有大量房地产投资。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4600万美元;198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22418澳元。主要工业为磷酸盐矿开采。每年约200万t磷酸盐销往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1988/1989年度出售磷酸盐总收入1.25亿澳元。但自1989年以来,磷矿产量持续下跌。1990年产量仅为92.6万t。有环岛沥青公路19km。有货轮6艘,总吨位6.5万t。有波音737客机2架,定期来往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基里巴斯、所罗门群岛和菲律宾等。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85年有小学7所、中学2所和职业学校4所。共有小学生1018名,中学生317名。学生在国外接受高等教育,费用由政府提供。瑙鲁2003年人口12800人。独立日1月31日。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4950万澳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300澳元。 瑙鲁Nauru太平洋中西部近赤道的岛国。面积24平方公里。人口8082(1983年)。首都亚伦(Yaren)。经济主要靠开采和输出磷灰石。 瑙鲁 瑙鲁全称瑙鲁共和国。位于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南60公里,在南纬0度31分,东经166度56分处。面积24平方公里。人口8,400人 (1982年),瑙鲁人占58%,余为受雇采矿的外岛国人。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少数信天主教。瑙鲁语为国语,通用英语。首都亚伦。全岛为一台地,无河流,西南部有一咸水湖。属热带雨林气候。平均气温30℃。年降水量1,500毫米。1888年沦为德国属地。1914年11月英国人雇佣澳大利亚军队,占领该岛,1919年成为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委任统治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日本占领。1947年被联合国交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托管。1968年1月31日宣布独立。英联邦成员国。磷酸盐丰富,其品位为世界之最,全岛面积的五分之三被磷酸盐覆盖,是世界主要产区之一,也是瑙鲁经济的基础。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磷矿业和在国外的房地产。农业所占比重甚微。出口磷酸盐,进口食品、日用品和工业品,使用澳大利亚货币。 ☚ 蒙得维的亚 颐和园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