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塔
位于市东南珠江南岸,黄埔镇西北。琶洲原为江中沙洲,现已和南岸相连。洲上有两小山丘,形状似琵琶,因以得名。宋时为海船停泊之地。大中祥符八年(1015),位于印度南部的注辇国来宋朝进贡珍珠时即泊船于此。琶洲塔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所建,名海鳌塔,以在琶洲,俗称琶洲塔。为八面九级砖塔,内有木板隔为十七层,有木梯可登塔顶,今木楼板、梯已不存。塔底直径12米,高约38米。每层四面开门,各层门朝向错开,其他四面设神龛。塔身底脚有托塔力士石雕,粗壮有力,二层以上每层均有腰檐挑出。塔旁原有海鳌寺,久圮。塔在清代为羊城八景之一,名曰琶洲砥柱。今塔下绿树成荫,景色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