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建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建墓

古墓葬。在成都市老西门外三洞桥北。长期以来被误传是汉代司马相如或三国时诸葛亮抚琴的地方,古称抚琴台。1942年发掘后,方知是五代十国时期蜀国皇帝王建陵墓,史称永陵。墓平地崛起,墓室由14道红砂石拱券作为主要支撑,然后在拱券间镶嵌红砂石板,最后在券拱上垒土,是国内罕见的地上陵。由于拱券建筑造型特殊,中外建筑专家以之作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墓室全长23.4米,分前、中、后三室,室与室间用木门间隔。前室由石券4道构成,长4.45米,高5.54米,第三道券拱的下重券额上绘有彩画,以红绿二色绘宝相花纹,至今仍十分鲜艳。中室由石券6道构成,长12米,高6.4米,为放置王建棺椁之所。棺椁用木制成,搁置于红砂石棺床上。棺床为须弥座式,高0.84米,长17.45米,宽3.35米。在棺床东、南、西三面束腰处刻有24伎乐,其中跳舞者2人,奏乐者22人,共有乐器20种,计23件,是目前发现的反映唐五代音乐舞蹈较全面完整的资料。棺床东、西两侧列置半身透雕12力士 (每侧6人),作抬扶棺床状。力士的头盔衣甲是研究唐五代军事史的珍贵资料。后室由石券4道构成,长5.7米,高5.5米,主要设置石床。从石床形制看来是仿照王建生前御床而制,石床约占后室一半面积,床上置王建石雕坐像,高86厘米。雕像刀法简练,线条流畅有力,生动传神。重要出土文物还有谥宝、谥册、哀册、玉大带以及银钵、银盒、玉环、铁猪、铁牛等。对研究五代十国时期政治、经济及书法、绘画、工艺制作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961年3月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建墓

中国古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五代十国之一前蜀主王建的陵墓。墓室为南北向23 m×6 m的长方形建筑,砂石拱券。墓门向南开。墓室按进入顺序分为前、中、后3室,其中前室较小,设4道拱形肋;中室为棺椁存放地,为主室,设6道拱形肋,室中石雕棺床为须弥座,长7.45 m,宽3.35 m,高0.84 m。床两侧各雕6尊半身圆雕力士像;后室设石床,上放王建的石雕坐像,今已毁。后室设四道拱形肋。整个建筑中,前、后室拱券较低,拱脚较小;中室拱券加高,拱脚较大。前、中、后3室间用木门分隔,铺首、肘叶为铜质镏金。墓室墙壁绘有彩画,以红、青两色为主,饰以赭色边线。

王建墓

王建墓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三洞桥,是五代前蜀主王建(公元847—918年)的陵寝,史称“永陵”。王建墓的陵台呈圆形,封土系夯筑,高约15米,直径约80余米。陵台前的石翁仲造型浑厚简练,高达3.18米。墓室为红砂岩建筑,坐北朝南,全长30.8米,室内是与地面平行的14道石券为骨架的券拱,券顶、券壁分别施以天青色、朱色彩。分前、中、后三室,各室都有朱漆木门,室间有甬道相通。中室为全墓的主体,室中央稍偏后处设须弥座式石棺床,上原置棺椁。棺床的东、南、西三面有24幅伎乐浮雕,其间隔处还刻有二龙戏珠、鸾凤、莲荷花、云气纹等数十幅精美的祥瑞图案。从伎乐浮雕上所操的20种不同乐器来看,当属融汇西域和中原音调的燕乐风格,是一支隋唐宫廷乐队的缩影,这些生动精致的浮雕画面是研究古代音乐、舞蹈的绝好资料。在棺床的东、西两侧置有12个作承托棺床状的圆雕武士半身石像,形象威猛,顶盔(或束发戴冠)贯甲,所雕盔甲、革带极富质感。后室内的石床上置有86厘米高的王建写实石雕像。床前置有分盛于金银平脱漆质宝盝及册匣内的白玉谥宝、银丝缀连的玉谥册。王建墓早年曾被盗,但仍出土了谥宝、谥册、玉带、金银胎漆碟、银铁器、陶器等30余件随葬品,这些出土文物现已陈列于墓前两侧的陈列室内,供游人观赏。历时35年的前蜀政权在战乱的五代奉行保境安民的政策,使其境内仍保存了自盛唐以来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艺术水平,王建墓中诸多运用高超工艺制作的精美雕刻及随葬品对此作了充分的展示。1961年国务院公布王建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什邡堂邛窑遗址   僰人悬棺葬(墓) ☛
王建墓

王建墓

王建墓在成都西北角三洞桥,是五代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史称“永陵”。
墓冢封土高15米,周长225米,墓室由14道石券构成,分前、中、后三室,各室有木门间隔。中室置王建棺椁,棺坐东、南、西三面刻有图案,图案中12力士抬扶着棺座,形象逼真,无一雷同,东、南、西三面石壁上刻有乐伎24人,分别演奏琵琶、鼓、筝、箜篌等乐器,构成一支完整的宫廷乐队,造型优美,神态逼真,是少见的唐代艺术珍品。后室的御床上安放着一尊石刻王建坐像,身穿帝王服饰,神态安详。墓中出土了玉带、衷册、谥册、各种银器、铁猪牛等文物,是研究唐及五代的建筑、音乐、服饰、礼制等宝贵的实物资料。
该墓1942年进行发掘,20世纪60年代多次修葺,196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单位:成都市王建墓管理处 邮编:610015
电话:86-28-87760688

☚ 成都望江楼   宝光寺 ☛
王建墓

王建墓

前蜀建立者王建(847—918) 的陵墓。王建,河南舞阳人,早年家贫。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时,护从唐僖宗西逃入川,被封为壁州 (今四川通江) 刺史。唐大顺二年 (891) 攻取成都,占有全川。后梁开平元年 (907) 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 “前蜀”。在位期间,尚能保境安民。72岁时病死于成都,庙号高祖,葬永陵。永陵位于成都西门外三洞桥,原误认为是西汉司马相如的抚琴台。1942年修建防空洞时偶然发现一座古墓,经发掘,才知为王建墓。王建墓墓室采用地面起拱构筑,在古帝王陵墓中极为罕见。墓室上封土为陵,呈园形,高15米,直径80米。陵上荒草丛生,似一丘台。墓室坐北朝南,全长30. 8米,室内长23. 4米,分前、中、后三室,由14道双重石券拱成。各室间隔以朱漆木门,门上饰有鎏金铺首,并固定有132枚金钉。前室相当于墓道,券额上绘有彩画。中室为墓葬主室,须弥座式石棺床位于偏中央处。石棺床高0. 84米,长7. 5米,宽3. 35米。两侧座脚列置透雕12武士像,身穿铠甲,作抬棺状。棺床东西南三面有24个伎乐石刻浮雕像,姿态优美,雕技精熟,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珍品。这支宫廷乐队所持乐器,除华夏传统乐器笙、筝、笛、萧、钹等外,还有少数民族的羯鼓、腰鼓、吹叶、筚篥,更有传自外国的箜篌、琵琶等。石棺床上有三层玉板台阶,棺椁停放其上。后室为寝室,安放着仿王建生前所用的石御床一张。床高0. 79米,宽4. 4米。御床上置一御椅,上有王建石刻像一尊,像高0. 96米,身穿帝王常服,头戴折巾,线条流畅,表情生动,并饰以粉彩。王建墓虽已被盗,但发掘时仍出土大批随墓物,有白玉谥宝、哀册谥册、宝盘玉环,银盒银盘,银钵银猪及银颐托、银搔手、金银胎漆盘、玉大带等。陵前原建有殿堂牌坊佛宫,还陈列有石像生 (1971年,成都抚琴乡农民修房掘土,在距永陵300米处挖出一高3. 8米、头戴束冠,双手执笏的石人,即为永陵之物),现均已无存。

☚ 闽王墓   孟知祥墓 ☛
王建墓

王建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史称永陵。位于西郊三洞桥北侧,为五代前蜀创建者王建(847—918)陵墓。王建字光图,许州舞阳(今属河南)人。少年以屠牛、贩盐为业,后为唐壁州刺史,天复三年(903)封蜀王。唐亡(907),自立为帝,国号蜀,史称前蜀。1942年因挖防空洞时发现。采用地面起拱建筑,占地面积约7亩,封土高15米,直径80余米。墓室由十四道双重石券构成,分为前、中、后三室,各室之间有木门相隔,全长23.4米。前室相当于墓道,朱漆门饰以鎏金铺首,又有铜质乳钉132枚,门下角处垫以鎏金镂花新月饰片,刻工极为精美。中室放置石棺,作须弥座式,长7.54米,宽3.35米,高0.84米,两侧排列十二武士透雕半身立像,均作扶棺状;棺床东、西、南三面有二十四伎乐浮雕石刻,或击羯鼓、铜钹、腰鼓、鸡娄鼓、鼗牢、毛员鼓,或吹贝、笙、叶、筚、箫、篪、笛,或弹箜篌、筝、琵琶,形象各异,维妙维肖,当是宫廷伎乐队的写照。后室为御床,置王建石雕坐像,高86厘米,头戴幞头,身穿帝王常服,腰系玉带,眉宇轩昂,庄严有神。出土重要文物有白玉谥宝、哀册、谥册、玉带、玉环、各种银器、陶器以及铁猪、铁牛等,均为研究唐和五代政治、经济、文化珍贵资料。

☚ 北周文王碑   孟知祥墓 ☛

王建墓

即“前蜀王建墓”。

王建墓

王建墓

史称永陵。在四川省成都市西郊三洞桥西北。为五代前蜀主王建(847-918)的陵墓。占地面积6.8亩,封土高15米,直径80余米,分、前、中后三室,长23.4米。前室券额上尚存部分彩画。棺床位于中室,两侧列置半身圆雕12力士像,呈挟抬棺床状。东、南、西三侧刻伎乐24人,姿态优美,神情各异。后室为御床,上置王建石刻坐像。王建墓以这组精美的五代石刻而闻名,其石刻乐伎是国内现存较完整的唐代宫廷乐队形象,不仅是研究唐、五代音乐史的宝贵资料,也是难得的石刻艺术珍品。墓内出土的玉带、哀册、谥册、谥宝、各种银器及铁猪、铁牛等20余件文物,对于研究唐、五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墓于1942年发掘,20世纪60年代多次修葺,现设有王建墓文物保管所,墓及展览已对外开放。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杜甫墓   南唐二陵 ☛

王建墓

五代前蜀皇帝王建(847—918)的陵墓,号永陵。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郊抚琴台。1943年发掘。出土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分布在棺床四周的石刻。其中的二十四幅乐舞石刻对于研究我国古代音乐史,尤其是唐五代时期的燕乐是极为重要的资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