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读音h·ua(ˋ),为ua韵目,属a—ia—ua韵部。户瓦切,上,马韵。
❶脚后跟。
❷小腿与足的交接部分的关节。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h·uai(ˊ),为uai韵目,属ai—uai韵部。胡瓦切,上,马韵。
❶骨名,位于人脚腕两旁的凸起部分。
❷脚跟。

上一条: 下一条:

〔huai〕
踝子骨 〔huai·zi gu〕leud ghebhlaob; bib baod hlaob.

{}7081见「踝子」、「踝二觚」、「踝子骨」、「踝丝骨」、「踝懒骨」、「踝子圪瘩」

踝huái

脚腕两侧凸起的部分
 △ ~骨|~关节|外~。
【注意】不读ɡuǒ。

踝huái

脚和腿相连接部位左右两侧突起的圆骨:脚踝│踝关节。

踝huai

踝骨 内踝 外踝 踝子骨

跟也。《禮記·深衣》:“負繩及踝以應直。” 鄭玄注: “踝,跟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踝,胡瓦反。”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四肢部 > 上肢 > 踝1
1  huái

手掌後之高骨。其稱始見於先秦典籍。《素問·繆刺論》:“邪客於臂掌之間,不可得屈,刺其踝後。”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四肢部 > 下肢 > 踝3
3  huái

指脚跟。其稱始見於先秦典籍。《禮記·深衣》:“負繩及踝以應直。”鄭玄注:“踝,跟也。”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四肢部 > 下肢 > 踝2
2  huái

俗稱“孤拐”、“骨拐”。足踝,即足腕兩旁凸起之處,有内踝及外踝之别。《急就篇》卷三:“𨄔踝跟踵相近聚。”顔師古注:“踝,足之内外踝也。”元·宫大用《范張鷄黍》第一折:“你每説到幾時,早不是臘月裏,不凍下我孤拐來。”《醒世姻緣傳》第八回:“他那做戲子妝旦的時節,不拘什麼人,撏他的毛,搗他骨拐,揣他的眼……如今養成虼蚤性了,怎麼受得這話! ”

*huai

F5D7
踝骨,小腿和脚交接处左右两旁凸起的部分:内~/外~/~关节。

各部的骨

各部的骨

构成头颅的骨头:颅(颅骨) 卢 髑儿 头骨
头顶部的骨头:顶骨 顶阳骨 头盖骨
人或某些动物的头顶的骨头:天灵盖
如美玉般的头骨:头玉
突出的头骨:锋骨
面骨:出页
额骨:角 颡骨
颧骨:頄 鼽 颊权 颊颧
颚骨:牙帮骨
下颔骨:颔车 牙下骨
胸骨:臆(臆骨)
脊骨:脊(脊梁;脊柱)
构成脊柱的短骨:椎(椎骨;~体;腰~;脊椎;胸~;尾~) 顀
脊骨的末端:尾闾
脊背末端的骨:骶(骶骨;骶椎) 髁 尻骨 尾骨
肋骨:肋(鸡~)
腰骨:髂 肮
组成骨盆的大骨:髋(髋骨;~臼;~关节) 髁 胯骨 髀骨
大腿骨:
膝盖骨:髁 踝 髁 膝骨
大腿中的长骨:髁 骼 股骨
小腿内侧的长骨:骸 骭 胫骨
小腿外侧的长骨:腓骨

☚ 骨头   尸骨 ☛

骨的各部

骨的各部

骨中的凝脂:髓(骨髓;吸~)
长骨或扁骨周缘生的骨:骺(骨骺)
骨骼的衔接处:节(骨节;关节)
小腿与脚之间,左右两侧突起部分:
第一跖趾关节内侧圆形突起:核骨

☚ 尸骨   体内各部分、器官 ☛

脚1

脚1

脚(~心;~印;大~;跳~;立~) 腿(后~;伸~;泥~) 趾(趾踵) 踵 足(足趾;~下;立~;失~) 下肢 鸭子 丫子(脚丫子)
人或禽兽的腿:胫(胫脠)
两腿之间:裆(腿裆;胯裆) 胯子
臀部到膝盖的部分:股(股部;腿股) 髀脾 髈 大腿
大腿和胳膊:股肱
大小腿连接的部分:膝(膝盖) 蹁
膝盖后弯曲处:膕(~窝)
膝盖至脚掌的部分:胫(脚胫) 胻 骭 小腿
小腿后部:腓(腓肠) 腿肚(小腿肚;~子) 脚肚
内踝和外踝的统称:髁 踝骨 踝柺 踝子骨
小腿两侧:臁(~疮)
小腿与脚之间左右两侧突起部分:踝(内~;外~) 拐子 脚脖子
踝骨以下的部分:足(~印;大~) 跪
足胫相连的活动部分:
足的后部:跟(跟儿;跟趾;跟头;跟踵;脚跟;后跟;脚后跟) 踵(足~;摩肩接~) 踝
足的背部:跗(跗面;足跗) 趺 脚面 脚背
足的最前面:脚尖(踮起~)
脚前端的分支:指(走指;脚指头) 趾(足趾;脚趾)
多出的脚趾:
动物的趾:跲 蹄趾
趾尖的角质硬壳:趾甲
脚接触地面的部分:跖(足跖) 跖 脚掌脚板 脚面 脚底(脚底板) 足底
熊的脚掌:熊掌
脚掌中心:脚心
脚掌面旁突出的部分:孤拐
一只脚:
脚的尺寸:脚码
形容旧时缠足妇女脚小:鞋弓袜小 鞋弓袜浅
行路脚不正:脚歪

另见:行走 步行 步子 脚动

☚ 脚1   各种脚 ☛

踝huai怀

踝关节内、外侧的圆形骨隆起部位。

小腿和足的连接部分,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构成踝关节,有使足背伸和跖屈的功能。两侧有韧带加强,但腓侧副韧带较弱,足过度内翻时可引起捩伤。内踝前方皮下有大隐静脉通过,可供输液注射穿刺或大隐静脉切开之用。

踝huái

(小腿与脚之间,左右两侧的突起) ankle
◆踝部伤筋 periankle injury;
踝部痛 talalgia;
踝浮肿 edema of the ankle;
踝骨 ankle bone;
踝关节 ankle;ankle joint;
踝宽 ankle breadth;
踝三针 {穴位} Huaisanzhen;
踝下垂 ankle drop

ankle;malleolus

踝huái

ankle; malleolus (pl.malleoli)

踝huái

15画 足部 小腿与脚相接的部位,左右两侧突起: ~骨|~关节。

踝()


張家山漢簡·引書43,西漢
引踝痛,在右足内踝,引右股陰筋; 在外踝,引右股陽筋。

張家山漢簡·脈書12,西漢
在踝下, 癰, 爲㾛; 在足下, 爲殿。

漢印文字徵
李踝。

漢印文字徵
董踝。

無量義經,北齊
踝膝不現馬陰藏,細筋鎖骨鹿膊腸。表裏映徹淨無垢,淨水莫染不受塵。

程思義墓誌,唐
虐甚脱踝,文繁次骨,公卿側足,行路掩首。
《説文》: “踝,足踝也。从足果聲。”
《段注》: “踝者,人足左右骨隆然圜者也,在外者謂之外踝,在内者謂之内踝。”“果”在字中不僅示音,同時有表意作用: 足踝圓形隆起,狀似果實。典籍中“踝”或用同“裸”。

☚ 足   跖 ☛
0000061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