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献文帝暴崩之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献文帝暴崩之谜 献文帝暴崩之谜北魏冯太后为控制朝政谋害显祖献文帝的传说。北魏显祖拓跋弘,兴光元年(454) 七月生于阴山之北,和平六年 (465) 五月十二岁时即位,成为北魏第六代皇帝。即位后,丞相太原王乙浑密谋夺取皇位,具有统治才能的冯太后镇定指挥,予以平定,然后临朝听政。一年以后,显祖献文帝亲政。献文帝聪明机智,很有作为,多次率兵征伐柔然,十分关心农业生产和学校教育。亲政后,为收回大权,凡是冯太后所接近的人,他都予以排斥或不重用,凡是冯太后所不满的人,他往往视为亲信。后来,因杀死冯太后的面首李奕,两人之间矛盾加剧。冯太后见献文帝日益不听摆布,便以权势逼迫他让位于年幼的太子拓跋宏。皇兴五年 (471) 八月,“上 (献文帝) 迫于太后,传位太子,是为孝文帝” ( 《魏书·天象志》),不满十八岁的献文帝移居崇光宫,被迫成为我国历史上少见的年轻太上皇帝。由于 “今皇帝 (孝文帝) 幼冲,万机大政,犹宜陛下总之” ( 《魏书·显祖献文帝纪》),献文帝仍旧握有实权,直接处理国家大事。献文帝勤于治国,奖罚分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表现出他是一个年轻有为的皇帝。然而,承明元年 (476) 六月辛未,献文帝拓跋弘突然死于平城的永安殿。献文帝一向身体很好,正当年富力强,突然暴崩,给后人留下一个谜。史书记载: “显祖暴崩,时言太后为之也” ( 《魏书·皇后列传》),“是时,献文不悟,至六月暴崩,实有酖毒之祸焉”( 《魏书·天象志》); “太后伏壮士于禁中,太上入谒,遂崩” ( 《通鉴考异》 引元行冲 《后魏国典》)。有的说献文帝是被毒死的,有的说献文帝是被谋杀的,但都认为是冯太后害死的,这些说法也许可信。总之,献文帝的死,结束了平城皇宫里的一场政治较量和权力之争,冯太后开始了她的第二次临朝称制。 ☚ 刘劭杀父 元叉幽胡太后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