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牙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牙旷 【出典】 《汉书》卷一○○上《叙传上》:“若乃牙、旷清耳于管弦。”唐·颜师古注:“牙,伯牙也。旷,师旷也。”参见“伯牙弦”条、“师旷”条。 【释义】 “牙旷”为伯牙与师旷的合称,他们都是春秋时著名的乐师。后世用作称美音乐才能的典故,也用以喻指卓越不凡之士。 【例句】 ①牙旷三千里,击辕非所慕。(储光羲《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1402)这里借以称王侍御志在高远。②泗滨浮石裁为磬,古乐疏音少人听。工师小贱牙旷稀,不辨邪声嫌雅正。(元稹《华原磬》 4615)这里以世无伯牙、师旷,表达了作者对时人不辨邪正之音的感叹。③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白居易《法曲》4690)这里用伯牙、师旷借指通晓传统音律的人。 牙旷 牙旷yákuànɡ━┃ 指春秋时音乐高手伯牙和师旷。代指精通音乐者。晋·司马彪《赠山涛》诗:“班匠不我顾,牙旷不我录。”宋·韩维《览梅圣俞诗编》诗:“安得牙旷手,提耳发其聪。” ☚ 五弦 牙琴 ☛ 牙旷❶借指精通音律、品行高洁之人。唐白居易《法曲》诗: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