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牵正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牵正散

熄风镇痉剂之一出自《杨氏家藏方》。白附子20克、白僵蚕20克、全蝎20克。为末,开水冲调,加黄酒100毫升,候温灌服。马、牛50~80克。功能祛风化痰。主治歪嘴风。方中白附子辛散头面之风, 为主药; 白僵蚕驱络中风邪, 兼能化痰,全蝎祛风止痉,为辅佐药。三药合用, 力专效著, 更用温酒调服, 以助药势, 直达受病之所, 使邪祛痰清, 经络通畅, 则风证自除。
对于颜面神经麻痹属于痰阻经络者,可应用本方,若加蜈蚣、天麻疗效更好。《中兽医治疗学》治马歪嘴风的加味牵正散(本方加明天麻、当归、川芎、白术、党参、防风), 与本方同中有异, 可酌情选用。

牵正散

《杨氏家藏方》卷一方。白附子、僵蚕、全蝎(去毒)各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功能祛风化痰。治口眼斜,面部筋肉抽动。方中白附子善去头面之风;僵蚕化痰,祛络中之风;全蝎又为祛风止搐要药。三药合用,力专效著,更用热酒调服,以助药势,从而使风去痰消,经络通畅,则诸症自除。实验研究:本方具有抗惊厥、催眠、局麻和降低血管阻力的作用。

牵正散powder for treating facedistortion

中兽医方剂名。出自《杨氏家藏方》。由白附子、僵蚕、全蝎组成的散剂。功效祛风化痰。主治口眼歪斜,即面神经麻痹。

牵正散 《杨氏家藏方》卷一

【组方药物】 白附子 白僵蚕 全蝎(去毒)各等份
【制剂用法】 上药3味均生用,共为细末。每服3克,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主要功效】 祛风化痰止痉。
【适应病证】 中风口眼斜。现代常用于面神经麻痹、偏头痛及中风偏瘫等属风痰阻络者。
【注意事项】 1.方中白附子、全蝎均为有毒之品,用量不可过大。2.气虚血瘀或阳亢风动所致半身不遂、口眼斜者,本方不宜单独使用。
【临床验证】 面瘫:以本方加味外敷治疗倍耳氏面瘫33例,29例完全治愈,2例基本治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新中医》1984,5:29)。
【方义分析】 此为风痰阻滞头面经络之证的常用方。方中白附子祛风化痰,擅治头面之风;僵蚕、全蝎祛风止痉,前者兼可化痰,后者尤善通络。更用热酒调服,宣通血脉,引药入络,以达病所。诸药合用,使风去痰消,经络通畅,则病证可愈。

牵正散

牵正散

出自《杨氏家藏方》,由白附子僵蚕全蝎各等分组成。研为细末,每服3克,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亦可参照原方用量比例,作汤剂,水煎服。有祛风化痰止痉之功。主治中风,口眼斜。本方主治风痰阻滞头面经络所致口眼斜。气虚血滞,口眼斜,肝风内动口眼斜,或半身不遂者,均非本方所宜。白附子,全蝎,均为有毒之品,用量宜慎。

☚ 川芎茶调散   羚角钩藤汤 ☛

牵正散qiān zhèng sǎn

方剂名。《本草纲目》草部第17卷白附子。
【方源】《杨氏家藏方》。
【组成、用法】白附子、白僵蚕、全蝎等分,生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功用主治】中风口歪。

牵正散qiānzhèngsǎn

《杨氏家藏方》(宋·杨倓撰) 方。白附子、僵蚕、全蝎各等分。为末, 每用一钱, 热酒调服。功能祛风痰, 止痉挛。治面瘫, 口眼歪邪, 面部肌肉抽动。

牵正散

牵正散

本方出自《杨氏家藏方》卷一。方由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去毒)各等分(并生用)组成。上药共为细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不拘时服。功能祛风化痰。主治中风口眼斜。治宜祛风痰,止痉搐。方中白附子善去头面之风痰;僵蚕善去经络之风痰;全蝎祛风而解痉搐。三药合用,力专效著,更用热酒调服,以助药势,直达头面受病之所,使风去痰消,经络通畅,则诸证自除。由于本方能使已斜之口眼牵至正常,故名牵正散。对于颜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属风痰阻滞经络者,可加减应用。本方药性辛燥,风痰属于寒湿者可用,如气虚血瘀或肝风内动引起的口眼斜,并出现半身不遂等症者,本方不宜单独使用。方中白附子、全蝎均为有毒之品,用量不宜过大。
正容汤(《审视瑶函》卷六) 羌活、白附子、防风、秦艽、胆星、白僵蚕、半夏(制)、木瓜、甘草、黄松节(即茯神心木)各等分组成。上锉剂,白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加酒一杯服之。功能祛风化痰,舒筋通络。主治风痰痹阻经络。症见口眼斜,面部麻木、口角流涎。

☚ 大醒风汤   人参再造丸 ☛
0000381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