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牧草发育期观测mucao fayuqi guanceobservation of deve lopment. stages of pasture grasses对牧草从出苗或返青到种子成熟期间进行的植株外部形态变化的观测。通过观测结合气象资料可以掌握牧草生长发育与外部气象条件的定量关系, 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改良草场: 还可以进行畜牧气象研究,并为编发畜牧气象情报、预报等提供资料。 随着畜牧业生产发展, 不少国家建立了为畜牧业服务的农业气象机构,进行牧草物候观测和研究。俄国在1897年组织的农业气象观测网,就把牧草列为观测对象。中国于196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畜牧气象站,进行牧草发育期观测。70年代后,一些国家运用卫星遥感等技术对牧草的生育状况等进行监测。 观测方法:❶观测场选择,在能代表当地一般地形、地势、土壤和植被类型的草场中,避开河流、牧道,选出5~10亩或更大面积为固定的观测场,周围用栏保护,防止人畜践踏; ❷场内观测点选择,在场内根据牧草群落分布情况, 均匀选定四个小区作为观测点,每个小区的面积为2.5平方米(2.5×1.0或5.0×0.5平方米), 四周留出0.5或1.0米的保护缘和行走小路。小区作好标志, 编上序号; ❸观测株(丛)选择,每年在每个测点(小区)按牲畜喜食的可食优势种、伴生种和饲用价值较高的几种牧草, 分别选定10株或25株(丛), 每种牧草共40或100株(丛)。观测其进入发育期株(丛)数。观测牧草的品种要稳定, 多年连续观测; ❹观测时间, 在不漏测所规定的任一发育期的原则下, 从即将进入出苗或返青时起,每日或隔日观测,至最后一种牧草进入黄枯普遍期为止。规定观测的发育期均需计算进入发育期的百分率。当进入发育期的株(丛)数≥10%时为始期;≥50%时为普遍期;≥80%时为末期。禾本科与豆科牧草各主要发育期特征见下表。 牧草的主要发育期及其特征(禾本科与豆科) 类别 | 发 育 期 | 发 育 期 特 征 | 禾 本 科 | 返 青 (出 苗)* 展 叶* 拔 节 孕 穗 抽 穗 开 花 | 地面露出第一批鲜绿幼芽或针叶 叶片展开或第三片叶长出 植株基部节间开始伸长 植株出现了旗叶(剑叶) 穗从叶鞘顶端伸出 一半 穗上出现花药 | 籽 实 成 熟 黄 枯 | 籽粒变硬, 呈该品种固有颜色 植株茎叶约2/3枯萎变色 | 豆 科 | 返 青 出 苗* | 第一批幼苗子叶出土 幼苗先露出子叶, 子叶留上的牧 草幼苗先露出胚芽或第一片(对)真 叶 | 旁枝形成或分枝 现 蕾 开 花 | 在根茎或主茎上长出侧枝 植株上出现花蕾 植株上出现花朵, 蝶形花的旗瓣 张开 | 结 荚 成 熟 | 植株上出现荚果 第一批荚果种子变硬, 呈该品种 固有颜色 | 黄 枯 | 植株约有2/3茎叶枯萎变色或凋 萎 |
* 人工播种的牧草幼苗露出地面,测出苗期; 天然的或多年生牧草测返青期, 不测出苗与展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