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烽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烽火

烽火

文艺周刊。1937年8月22日创刊于上海。初名《呐喊》,出至第2期被上海租界查封,遂于9月5日改为《烽火》。由上海文学社、文季社、中流社、译文社联合创办。茅盾主编。1937年11月因日军侵占上海停刊。1938年5月1日在广州复刊,改为旬刊,由巴金主编。该刊在《创刊献词·站上各自的岗位》中表示,要把文艺工作与“民族独立自由的神圣战争紧紧地配合起来”,画出民族的英姿,描下汉奸的丑脸,喊出同胞的愤怒。该刊以发表诗歌和通讯报告为主,及时报道各战区的动态,揭露日本侵略者的侵华暴行,激励人民的抗日斗志。1937年9月曾编“鲁迅先生周年祭”特辑。主要撰稿人有茅盾、巴金、王统照、郑振铎、靳以、钱君匋、骆宾基、刘白羽、田间等。1938年10月11日出至第20期停刊,先后共出22期。

☚ 文学杂志   中国诗歌 ☛
烽火

烽火

戏剧集。沈西苓著。1938年1月上海一般书店初版。国防戏剧丛刊之一。内收独幕话剧《烽火》,《大家去从军》,三幕话剧《罗店秋月》。

☚ 重逢   最后一计 ☛
烽火

烽火fēnɡhuǒ

━┃ 即烽燧。代指战争。唐·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唐·杜甫《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又《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诗:“东郊尚烽火,朝野色枯槁。”

☚ 旌麾   烽尘 ☛

烽火;烽烟;战火fēnɡhuǒ fēnɡyān zhànhuǒ

【同】 都是名词;都可指战争、战事;都是中性词;都能作主语和宾语。
【异】 “烽火”本指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现在用来借指战争;多用于书面语;常作主语,一般不受介词“于”的介引;可构成“烽火台”。[例]~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烟”本指烽火台上燃起的报警烟火,借指战争;常作主语,一般不与“于”构成介宾结构;常与“滚滚”、“四起”构成主谓短语。[例]陈毅《梅岭三章》:“南国~整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战火”侧重从破坏作用。造成灾害的角度指称战争,具有形象性;多用于口语;常作主语、宾语,常与介词“于”构成介词短语作补语。[例]美帝侵朝的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中国不少和平村民的家园毁于~之中。

烽火fēnghuǒ

古代军事报警用的烟火;借指战火、战争
 △ 抗日的~|~连天。
【同】烽烟 狼烟 战火
烽火台又称烽燧,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最古老的土“电报”。烽火台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放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信息。

烽火fēnghuǒ

❶ 〈名〉古代边境上报警的烟火:烽火台│燃起烽火。
【同义】烽烟。
❷ 〈名〉比喻战争:连年烽火│烽火连三月。

烽火fēnghuǒ

【释义】
在古代,为了报告敌情而点燃的烟火。后借指战争。

【色彩】
中性。

【近义】
烽烟︱狼烟︱战火。

【扩词】
烽火连天︱点燃烽火︱起义的烽火。

【造句】
 ❍ 抗日的~燃遍大江南北。
 ❍ 为了推翻黑暗的封建王朝,到处燃起了农民起义的~。

封火;烽火

◉ 封火fēnɡ // huǒ  把炉火压住,让它燃烧不旺,但不熄灭。〈例〉给炉子~/ 给炉子封好火,明天早上打开再用。
◉ 烽火fēnɡhuǒ 
❶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例〉~台/ 点燃~/ ~戏诸侯。〈近〉狼烟/ 烽烟。
❷比喻战火或战争。〈例〉~连天/ ~四起/ ~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啊,和遍地的抗日~一起燃烧。〈近〉烽烟/ 狼烟/ 战火。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偵察通訊部 > 通訊具 > 烽燧 > 烽火
烽火  fēnghuǒ

亦稱“烽警”。即烽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日擊數牛饗士,習騎射,謹烽火,多間諜,厚遇戰士。”南朝梁·任孝恭《答魏初和移文》:“輒勒緣邊境屯戍,各息烽警。旌旗卷,刁斗夜停。”

烽火

❶ 古时边防报警的信号。《史记·周本纪》:“有寇至,则举~。”
❷ 代指战争,战乱。杜甫《春望》:“~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争

战争

战(战尘;战伐;空~;海~;水~;炮~) 仗 斗争
比喻战争:戎 火(烟火;骊火;兵火;战火) 燹 烽(烽候;烽燹;烽堠;烽狼;烽烟;烟烽;爟烽) 戈(戈甲;戈马;戈矛;戈铤;兵戈) 兵(兵甲;兵革;兵戎;兵战;刀兵;甲兵) 氛烟 狼烟 硝烟 烟尘 金革(金革之声) 白刃 甲胄 铁血(~年代) 锋栝 锋镝 锋镞 末德 军旅 遗爝 鞭血
战火,战乱:风烟
战争,战乱:烽火 烽爟
正义的战争:义战 圣战
非正义的战争:侵略战争
一个国家内部的战争:内战
贼寇进犯的战火:贼烽
战争的气氛:战云 征云
不大的战争:风尘小警
战争激烈:龙战鱼骇
 战争激烈,血流成河:龙血玄黄 龙战玄黄
战争扩大:战火漫延
到处是战争:漫天烽火
战火到处燃烧:风烟满目
战火遍及各地:烽火连天 兵火连天 烟火连天 天连烽火 连天烽火
战火四起,到处动荡不安:风烟四起 烽烟四起 烟尘四起
战争结束:止戈散马
(国家间、民族间、集体间的武装斗争:战争)

另见:军事 兵法 用兵 打战 战斗

☚ 战争   发动战争 ☛

烽火

烽火

爟(爟火;爟烽;爟燧) 烽燧 狼燧 燋烽 惊烽 军烽 云火 候火 骊火 堠火 云路火
报警的烽火:惊烽
白天放的烟:烽(烽火;烽烟;狼烽) 狼火 狼烟 堠烟
烽烟和战场上扬起的尘土:烟尘
夜间举的火:
边境的烽火:边火 边烽
边关的烽火:关燧
连延的烽火:连烽
(古代边防报警点的烟火:烽火)

☚ 野火   火焰 ☛

警报

警报

风警
报警的信号:警号
军事警报:军警
边境警报:边警 边遽
用烟火发出的边警:烽(~火;~烟;~燧)
有敌寇侵犯则城门晚开的警报:晏开之警
战争或骚乱的警报:风尘之警 风尘之惊烟尘之警 烽火之虞 烽燧之警
(通知有危险发生的信号:警报)

另见:标志 符号

☚ 记号   图形 ☛

烽火fēng huǒ

古代边境报警的信号,多以代指战争。杜甫《春望》:“~~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火

❶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墨子·号令》:“昼则举烽,夜则举火。”《墨子·杂守》:“其事急者,引而上下之,烽火以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附李牧》:“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❷指战争、战乱。杜甫诗《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火

❶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为举烽或燃积薪,夜间举炬火和焚积薪,有时还用表、烟、鼓等辅助。所以,古人常称边塞报警的信号为“烽火”、“烽烟”。《墨子·号令》:“昼则举烽,夜则举火。”《墨子·杂守》:“其事急者,引而上下之,烽火以举。”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附李牧》:“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❷指战争、战乱。杜甫诗《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火feng huo

beacon-fire (used to give border alarm in ancient times)

烽火

边塞报警时所点的烟火,也借指战事、战火。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7: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