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形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形训又称以形为训、因形为训。训诂方法之一。指根据字的形体来分析字 (词) 的意义的训诂方法, 一般是说明本义的。如许慎 《说文解字:宀部》: “寒,冻也。 从人在宀下。”通过分析字形结构, 解释 “寒”为“冻”。 这种方法有助于本义的探求, 有助于掌握词义的引申系统和识别假借字。 运用形训要注意两点:(a) 分清语文学上的形训和只求宣传政治观点的形训, 后者只是为了宣传某一观点而随意解字, 如孔子说的 “一贯三为王”; (b)望形生训,如 《左传·宣公十二年》 “夫文, 止戈为武” 等。 形训 形训训诂方式之一,就是通过文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来解释字(词)义。 ☚ 故训 声训 ☛ 形训训诂方法之一。即通过字形结构的分析来解释该字所表示的词义。例如《说文解字·口部》: “命,使也。从口从令。”又《收部》:“戒,警也。从收持戈,以戒不虞。”这种方法先秦时期就已产生,如《左传·宣公十二年》: “夫文,止戈为武。”又《韩非子·五蠹》: “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到了汉代,说解文字便形成了一种风气。但大多是为了宣传某种思想观点,不属于训诂学的形训。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一书,是我国第一部训诂学范围的形训著作。形训的主要作用是探求词的本义,同时也有助于更准确地揭示词的引申义和假借义。不过,也有其局限性,由于文字只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形义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有时很难准确地据形索义。又由于汉字几经演变,有的已经不易看出造字意图,故稍有不慎,便会产生臆说。例如《说文解字·行部》: “行,人之步趋也。从彳亍。”其实, “行”在甲骨文中写作“ 形训 形训xingxun训诂学术语。指根据字形结构来解释字义的训诂方式。据形说义,是训诂学的一个重要方法,这种方法,春秋、战国已开始使用。《左传》中有“止戈为武”、“反正为乏”,《说文》引“孔子曰:一贯三为王”,《榖梁传》有“人言为信”,《韩非子》有“自环为厶,背厶为公”之语。都是最早使用形训法之例。《说文》的说解,除直言其义外,其分析字形构造部分,就是形训的范例。如: ☚ 经传 声训 ☛ 形训 形训Xingxun训诂学术语。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的一种训诂方式。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它的形体结构与字义有着直接的联系。例如 《说文解字·皿部): “盥,澡手也。从臼,水临皿也。”篆文作“ ☚ 训诂 声训 ☛ 形训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来解释字(词)义。如《说文》:“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形训的主要作用在说明字的本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