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创面护理
烧伤创面宜采用1‰新洁尔灭或2‰洗必太清洗,以除去污垢,清除撕脱的皮肤,使创面清洁,并根据创面部位决定包扎或暴露。
包扎创面 四肢的浅度烧伤,常采用包扎方法,包扎时用力须均匀、适度,太松易使敷料脱落,过紧可影响肢体血液循环。如发现发凉、麻木、疼痛、应及时告知医生。包扎应从远端开始,敷料要平整,范围应超过创缘。包扎后随时观察末梢血液循环,抬高患肢,及注意肿胀情况。肢体手术切痂植皮后,常以加压包扎法止血。注意保持关节及手足的功能位置: 手烧伤时拇指对掌,各指关节微屈,指与指之间用油性敷料隔开;腕关节背屈30°,膝关节屈150°; 踝关节固定为背屈接近90°功能位。保持外敷料清洁、完整和干燥。如敷料渗透时,应在渗湿的敷料外面加盖无菌敷料包扎,如有大小便污染应及时更换被污染的敷料。敷料包扎的病人如有高热,患肢有跳痛,局部有臭味,表示创面有严重感染,应立即予以处理。在炎热季节敷料不宜过厚,注意散热,室温28~30℃为宜。
暴露疗法 暴露一定要充分,将创面直接暴露在无菌环境中,创面局部可涂烧伤外用药,采用热风疗法。室温须在28~35℃,相对湿度为50~70%。创面不可长时间受压,保持适宜体位,白天每2小时、夜间每4小时翻身一次,并注意创面周围健康皮肤的清洁。已结痂的部位,防止过度活动,避免痂皮破裂发生出血或感染。发现痂下有积脓时应及时剪开引流,并用油纱布保护创面。肉芽创面不可暴露,否则肉芽将发生坏死,使创面加深延迟愈合。暴露创面的病人,应保持床单及纱垫的干燥、清洁。
半暴露疗法 创面感染较重,有脓性分泌物,多采取半暴露疗法。方法为用单层盐水纱布或少油油纱布(掺有抗生素),依创面形状大小剪成相应的敷料块,紧紧贴敷于创面上。半暴露疗法可使创面干燥,促使形成痂皮。如痂下有积脓,须随时清除后再揭去纱布,这样可以减少出血、损伤、疼痛。更换敷料时可用温水或1‰新洁尔灭浸洗,待纱布湿透后始可揭去。如果植皮采用半暴露疗法,要随时清理分泌物。
湿敷 主要通过湿敷清除分泌物,减轻感染,加速脱痂,以便进行手术。一般采用3~6层盐水纱布,稍挤干敷于创面上,外加绷带包扎。
浸浴 感染重的创面,通过浸浴可以减少感染创面的细菌及毒素,促进焦痂分离,引流痂下积脓。作局部及全身浸浴可用温热的1‰新洁尔灭液。全身浸浴第一次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出浴时注意将身上水渍擦干、保暖,勿使病人受凉。浸浴过程中注意脉搏、血压、呼吸及全身情况,发现有虚脱现象应及时停止浸浴。浸浴时间次数可根据病人创面的情况而定。浸浴后浴盆等器皿应刷洗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