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烈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烈度 烈度liedu表示地震对地面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距震中不同距离的地方,却有大小不同的烈度。一个地区受地震影响强弱程度不仅与震中距和震级大小有关,还与震源深度、当地的地质基础、构造条件以及地面建筑物的类型、结构和质量有关。判断一个地方烈度大小的依据,主要是自然现象、地面建筑物的破坏和人的感觉等几个方面。根据地震时所见到的现象,以及它们所反映的震动强弱来分类,并以数字顺序列表,就是地震烈度表。远在1564年7月21日意大利地震时,J·加斯太尔底就开始研究烈度表。但是早期的烈度表都很简单,适用范围也有限。1883年罗西—佛瑞尔(M.S.de Rossi,意大利;F·A·Forel,瑞士)提出较完整的烈度表(简称R—F烈度表),共划分为十二度。现在各国所用烈度表大都是在此基础上结合各自具体情况拟定的,因此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烈度表,标准不尽一致,已发表的烈度表不下五、六十种。中国目前使用的是根据中国地震实际情况制订的十二度烈度表(参阅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编的《地震学基础》,1976年第24~53页)。强烈地震时,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叫极震区,实际上就是震中区。地震后通过宏观调查,把地面烈度相同各点连成封闭曲线叫等震线。鉴定和划分各地区地震烈度大小的工作叫烈度区划,编制的有关图件称烈度区划图。这种图件对于国土整治和建设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等震线图解 ☚ 震级 地震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