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息miè xī熄灭。息,同“熄”。 (例)那场火只烧到五更天明,方才灭息。(十六·208·) 灭息miè xī消亡,止息。《荀子·成相》:“仁人糟糠,礼乐灭息,圣人隐伏墨术行。”《汉书·董仲舒传》:“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七谏·初放》:“巧佞在前兮,贤者灭息。”汤炳正今注:“灭息,消除,此指疏远乃至放逐。”一说指不敢说话。王逸注:“灭,消也。言佞臣巧好其言,顺意承旨,旦夕在于君前,而使忠贤之士心怀恐惧,吞声小语,消灭謇謇之气,以避祸患也。”聂石樵新注:“灭,犹消。此谓贤者心怀恐惧,不敢说话,没有声息。”亦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