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火针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火针法

火针法

是将一种特别的粗针,在酒精灯上烧热后刺入一定部位的治疗方法。又名燔针、焠针、烧针。是一种特殊的针刺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左手拇、食指将欲刺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将针体的前半部放在酒精灯上烧红,迅速刺入人体的患病部位,并立即拔出。临床适用于治疗痈疽、瘰疬、乳痈等外科疾患,以及风湿性关节炎等。治疗时要注意避开血管、筋骨,部位选择准确,动作要快,达到病所立即出针。

☚ 进针   针法 ☛
火针法

火针法

火针法,又名燔针法、焠刺法。其针较一般毫针为粗,用这种特制的粗针,加热或烧红后刺入一定的腧穴或部位以治疗疾病。早在《灵枢·经筋篇》即有:“治在燔针劫刺,以知如数,以痛为腧”以及官针篇:“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的记载。至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更有: “火针亦用锋针,以油火烧之,不热即于人有损也。隔日一报,三报之后,当脓水大出为佳”的论述。说明火针由来已久,而且是临床上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火针法,分深刺、浅刺两种。深刺者,系先将针体在酒精灯上烧红,或于针体上缠紧一层棉絮,蘸匀香油(或其它植物油)点燃烧红后,立即除去棉絮,对准腧穴或病变部位,速刺速去,随即用消毒棉球按揉针孔。操作必须稳准轻快,一刺即达需刺深度,立刻出针,不可久留。禁忌伤及内脏器官,应当避开血管、肌腱等处。一般多用来治疗瘰疬,痈疽,风湿寒痹,虚寒性胃脘痛,脾虚泻泄,二便失禁,痛经等。浅刺者是用较粗的钢制毫针,或安有把柄如同皮肤针一样的针具,于酒精灯上烧红,轻轻地在皮肤上进行点刺或叩刺。施术时,点刺叩刺的力量不能过猛,密度不宜过大,以防烧伤或表皮剥脱现象的发生。一般多用来治疗肌肤冷麻痹痛,肌肉风湿症,顽癣,神经性皮炎,牛皮癣等。此外,电热针的温度提高也可作为火针。
至于火针针刺腧穴(或部位),如系痈疽,以刺患部引脓外出为准;皮肤、肌肉、关节疾患,一般多选用病变局部或邻近处的腧穴;若为内脏疾患,当以经络理论为根据,常选用肌肉比较丰厚处的腧穴。如胃脘痛,选中脘、足三里、胃俞、脾俞;腹泻,选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遗尿,选关元、膀胱俞、三阴交;痛经,选合谷、三阴交、十七椎下等。

☚ 温针法   电针法 ☛
0000168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