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便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喪葬部 > 陵園 > 便殿 便殿 biàndiàn 亦稱“神遊殿”、“神遊亭”。古代帝王陵園中正殿旁的别殿。作爲死者靈魂遊樂處所,亦供上陵祭墓者休息。西漢之初,陵側建廟、陵上建寢成爲定制。寢分正殿、便殿,正殿爲死者靈魂日常起居飲食之所;便殿供遊樂。唐代將廟、正殿、便殿分建於三處。改便殿名爲神遊殿,仍建於墓室之上。北宋時取消神遊殿,只在下宫設一象徵性的神遊亭。南宋以後無此建築。漢·佚名《三輔黄圖》:“高園(漢高祖陵寢),於陵上作之,既有正寢,以象平生正殿路寢也;又立便殿於寢,以象休息閑晏之處也。”《漢書·韋玄成傳》:“自高祖下至宣帝,與太上皇(高祖之父)、悼皇考(宣帝之父),各自居陵旁立廟;又園中各有寢、便殿。日祭於寢,月祭於廟,時祭於便殿。”顏師古注:“寢者,陵上正殿,若平生路寢矣;便殿者,寢側别殿耳。”又《武帝紀》:“夏四月壬子,高園便殿火。”顏師古注:“凡言便殿、便室、便坐者,皆非正大之處,所以就便安也。”《唐會要》卷二十《陵議》注:“[昭陵]在京兆府醴泉縣,因九嵕層峰,鑿山西南,深七十五丈爲玄宫,緣山傍巖,架梁爲棧道,懸絶百仞,繞山二百三十步始達玄宫門,頂上亦起神遊殿。”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專居部 > 帝居 > 便殿 便殿 biàndiàn 亦稱“别殿”、“更衣”。帝王休憩閑宴之所。此稱始見於漢,達於明清。《漢書·武帝紀》:“建元六年夏四月壬子,高園便殿火。”顔師古注:“園者于陵上作之。既有正寢以象平生正殿,又立便殿爲休息閑宴之處耳。”《後漢書·章帝紀》“更衣”李賢注:“便殿,寢側之别殿,即更衣也。”宋·蘇軾《諫買浙燈狀》:“召對便殿。” 便殿biàn diàn〖名词〗 便殿正殿以外的别殿。《明史·海瑞传》:“使朕能出御~,岂受此人之诟詈邪?”(诟詈:辱骂。) 便殿帝王临时休息的别殿。《汉书·武帝纪》:建元六年,高园便殿起火。颜师古《注》:凡言便殿、便室、便坐者,皆非正大之处,所以就便安也。又《汉书·韦玄成传》:汉庙园中有寢,便殿。 便殿宫廷中正殿之外的别殿,为帝王休息闲居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