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满江红 木棉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满江红 木棉花黄丹书 谁把猩红,遍洒向、高枝嫩萼?人道是、炎官火伞,张来参错。望去晨霞标乍起,看同海日光齐跃。笑纷纷,桃杏斗春妍,都纤弱。佗城畔,浓阴薄,黄湾外,新绵作。问芦花柳絮,可能相若? 野烧连空烟易散,清霜夹岸风初落。尽画家、渲染有胭脂,应难著。 高大的木棉树是南国的象征,鲜红的木棉花是南国的骄傲。黄丹书的这首《满江红》词选取木棉花作为题咏对象,比之于咏芍药、咏牡丹等见新鲜不凡。前人尝谓丹书词风接近东坡,而赞咏木棉花的本身正可表明词人的性情喜好。 木棉为落叶乔木,树体高大伟岸,又称作英雄树,早春先叶开花,花形硕大而颜色鲜红。词的开头四句即紧紧抓住木棉的特征,驰骋奇思妙想,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描画出木棉盛开时的景象:那高桂于枝头的木棉花,不知被谁用猩猩的鲜血浸染得这般红艳,高低错落,就仿佛火神撑起一柄柄巨伞。“炎官”即传说中的火神,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中曾有“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之句。接着,词人又以“望去晨霞标乍起,看同海日光齐跃”两句,作了更加形象的描绘:那一树树盛开的木棉花,多么象天际涌动着的朵朵云霞,又多么象海面腾跃起的一轮朝日,那么火红,那么耀眼,那么热情奔放!这两句词取喻博大,色彩瑰丽,气势雄浑,句中“起”“跃”两词以动写静,尤为生动地展现出木棉花蓬蓬勃勃的生命力。与夭桃繁杏相比,她们都不过是些纤柔娇嫩的弱女子,而如泰山般挺拔的木棉树却可以说是刚强坚定的伟丈夫! 过拍两句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再次突出了木棉花泼辣、热烈的性格特征。 火红的鲜花是美的,而由木棉的红花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白棉。木棉花谢后生实,蒴果呈长椭圆形,内壁有绢状纤维,即白棉。在上片写红花的基础上,词人又大胆地跨越了时空界限,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于下片中荡开一笔接写白棉。遥想秋天果熟棉生之时,佗城畔,黄湾外,一树树火红变成一树树银白,那将是另一番壮美的景色。“佗城”指汉南越王赵佗的都城番禺(故址在今广州市南部),与词人的家乡顺德相毗邻。“黄湾”或指珠江的某一段(其北岸有黄埔),具体位置待详。“问芦花柳絮,可能相若”两句,采用与上片“笑纷纷”两句相同的笔法,夸赞白棉的轻柔温软。接着的“野烧连空烟易散,清霜夹岸风初落”两句,仍从大处落笔,写白棉飘堕,虽然同上片的“望去晨霞”两句相比,这两句的气氛已由“热”转“冷”,但其雄浑的气势却依然未减。结尾“尽画家,渲染有胭脂,应难著”两句,回应上片,收得干净利落。“胭脂”在这里指红色的国画颜料。那火红火红的木棉花,是大自然的杰构,是造物主的力作,画家们纵有丹砂胭脂,也难以描绘出这热情的火,这火的热情! 木棉花是火热的,奔放的,咏木棉花的词也应该是格调高亢的。这首词大开大阖,想象丰富,激情饱满,虽非出自名家手笔,却也是一首难得的好词。 满江红 木棉花张锦芳 十丈晴红; 高照彻、尉佗城郭。浓绿外,数株烘染,驿楼江阁。一簇晨霞标乍起,九枝海日光齐跃。似炎官、火伞殿前张,飘丹壑。龙衔烛,行寥廓,啼鹃血,巢跗萼。经百花飞尽,东风犹恶。歌舞冈铺云锦乱,扶胥潮动珊瑚落。纵吹残,尚得一回看,翻阶药。 这是一首咏木棉花的长调词,色彩生动、气势豪迈,犹如一幅绚烂壮美的木棉花长卷。作者张锦芳,字药房,号玉芝,广东顺德人。木棉花,又叫木绵、攀枝花、英雄树。花开在长叶前,大而红,结实长而椭圆,内有白棉,可絮茵褥。 词上阕,主要为写景,词人以浓丽的笔墨渲染了木棉花盛开时的壮丽景象。前三句“十丈晴红,高照彻,尉佗城郭”为第一层,横空写来,以洗炼的笔触描绘出南海一带晴空万里,无数高高的木棉树上红花盛放,如万千火炬映满城郭的景象。“十丈晴红,高照彻”突现其树高花艳,“尉佗城郭”突现其广阔,三句和谐地构成一幅壮丽的立体画面,雄浑豪迈之气油然而生。“尉佗城郭”指南海一带。“尉佗”即赵佗。秦二世时赵佗为南海龙川令。南海尉任嚣死,佗代行南海尉事,故时人称之“尉佗”。“浓绿外,数株烘染,驿楼江阁”三句为第二层,画面由远及近,展现出驿楼江阁与木棉花相映照的景象。“烘染”二字很具工力,使画面熠熠生辉。“一簇晨霞标乍起,九枝海日光齐跃”两句为第三层,词人又以比喻的手法勾画出清晨朝霞泛起,木棉花映霞绽放的景象。“标”字在这里作旗帜解,比喻晨霞。这两句不再是静态的画面了,而是一幅活生生的动态画面:一簇朝霞如彩旗般突现于海上,无数朵木棉花如无数个太阳顿生光彩。这两句词意境美妙,对仗工整,令人吟读不已。后三句“似炎官,火伞殿前张,飘丹壑”为第四层。词人以火神(炎官)张开火伞将火种飘洒到群山万壑之中来比喻漫山遍野开放的木棉花,想象美妙,情趣浪漫。纵观上阙这四层犹如四幅组画,第一幅为“花漫城郭图”,第二幅为“江阁映花图”,第三幅为“晨霞照花图”,第四幅为“炎官布火图”。这四幅画有机地联在一起,构成一幅壮丽的长卷。 词的下阕主要为抒情。前六句“龙衔烛,行寥廓,啼鹃血,巢跗萼。经百花飞尽,东风犹恶”为第一层,词人一转上阕中的生动描画而为深沉的叹惋,感喟春光流逝,百花凋零而“东风犹恶”。一个“恶”字使人顿悟作者内心中的一片惜花之情,同时也为后两句木棉花随风飘落的景象作了铺垫。七八两句“歌舞冈铺云锦乱,扶胥潮动珊瑚落”为第二层,词人又以比喻的手法来描写落花:飘落满山冈的红红的木棉花,就象人们歌舞罢后被踏乱的云锦,飘落在水中的木棉花又似扶胥镇口狂潮涌起的珊瑚。诗人非凡的想象,使这落花又别具一番姿色。最后三句“纵吹残,犹得一回看,翻阶药”为第三层,词人对残落的木棉花也有一番赞美之情。“翻阶药”典出自谢朓的《直中书省》:“红药当阶翻,苍苔衣砌上。”词人在这里说,纵使木棉花被吹落满地,也是可以让人们再观赏一次的——那落花又象阶前新开的红芍药。美好的想象与乐观的情怀融在一处。下阕词的可贵处也在于词人对花惜而不伤,别具高格调。 全词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格调不凡,称得上是一篇“英雄树”的礼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